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一句,為自己的組織取名“袍哥”。
顧名思義,袍哥成員多喜穿長袍,強調兄弟間平等相待,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講江湖義氣。所以說顧炎武首先使用“袍哥”這個名字。但是袍哥卻尊陳近南為始祖。
另有人則認為是源於紀念關羽。《三國演義》中描述:羽兵敗下邳,迫降於曹操,曹操為示安撫,不僅好酒好肉相待,還送了他大堆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關羽均不為所動。曹操又送給關羽嶄新的戰袍一件,然而關雲長不忘故主之恩,始終把劉備贈送的舊袍穿在外面,而後更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帳前。
關羽作為忠義的化身,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加封,直至“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清代順治皇帝加封,長達26字),成為萬眾景仰的大神。
關羽武藝高強又極有忠義,在民間更受追捧,成了中國舊時幫會組織所頂禮膜拜的神人,袍哥當然也不例外。
因為關羽的緣故,袍哥的“寶札”(袍哥憑證)上常有“漢留大義”之句,因此袍哥又稱為“漢留”。“漢留”是什麼?自然是漢代關羽留下來的忠義之氣。
袍哥最初原本與土匪之流有很大區別,是川內的類似青幫的幫會組織,拜關公重義氣,主要以各大水碼頭為據點,如當時成都、瀘州、南充、重慶等地都有比較大的袍哥會。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