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情況了,想來老道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徒弟修仙未成就死於非命吧。
“你既然入我武當,拜我為師,那為師的名號自然要知道。”老道對著丁虎說道,“為師姓李,名書林。”
丁虎一怔,問道,“師父不是出家之人嗎?怎麼沒有道號呢?”
李書林笑道,“我學的雖然是道家神通,但卻不是出家之人,因此沒有道號。不光是我,就是三豐祖師也是如此,三豐是祖師的號,卻不是他的道號,祖師其實並沒有出家,只是因為學的是道家神通,因此平日裡多穿道袍,以示不忘根本而已。你雖然入我武當,卻也算不上出家之人,這一點你倒要記住。”丁虎點頭稱是。
李書林繼續說道,“三豐祖師當年就是在此地遇見了長春真人丘處機,丘真人以道家秘法相傳,這才有了三豐祖師以後的成就,因此三豐祖師為了紀念丘真人,晚年就在此定居,直到成仙而去。”
丁虎這才知道了這座白雲觀的來歷,想來是張三丰為了紀念丘處機而建的。不過,眾所周知張三丰共收了七個弟子,那老道或者說自己屬於哪一個的傳承呢?
李書林說道,“三豐祖師晚年隱居此處,一來是紀念丘真人,二來也是為了最後的修練。雖然在武當山上三豐祖師留下了七脈傳人,並且把玄武秘法的起始篇也留在了武當山,但祖師真正的修仙衣缽,卻是傳給了當時侍奉在身旁的一個道僮王道宗,這道宗師祖就是我們這一脈的祖師了。”
“三豐祖師成仙之前,把玄武秘法完整的傳給了道宗師祖,道宗師祖又傳給了我的師父陳洲同,到你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
丁虎聽了李書林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不由得好奇的問道,“師父,我們這一脈從三豐祖師傳下到您已經有三代了,那您今年有多少歲了啊?”
李書林搖了搖頭,說道,“修仙無歲月,誰又會去記這些無聊的東西呢?”
丁虎不由得吐了吐舌頭,看看,這才是真正的修仙者的風範,連年紀都不屑於記得了。
李書林接著說道,“三豐祖師當年把玄武秘法的起始篇留在武當山上,其實在秘法之中他已經留下了線索,如果武當傳人能夠依靠秘法煉到積精煉氣的境界之時,自然可以找到這條線索,從而找到這山谷中來,那麼我們這一脈,自然會將完整的玄武秘法相授。只是沒想到,玄武秘法的起始篇竟然會被人盜走,看來武當七脈已經是勢微了,竟然連玄武秘法都保不住了。”說完之後,大有深意的看了丁虎一眼。
丁虎稍一思索,問道,“師父,當日你我索不相識,你卻救了我,還把茅山派的靜悟也趕走了,可是把我認作是武當七脈的傳人了?”
李書林點頭道,“你身懷玄武秘法之功,又突然出現在這山谷之中,我自然是把你認作了武當七脈的傳人了,否則的話,你的死活與我有什麼關係,我又何必出手相救呢?”
這話可不大好聽,但丁虎卻知道說的是實話,修仙者一心修仙,又有幾個修仙者願意多管閒事呢?看來自己的命的確很大啊,這種誤碰誤撞的事情都能給自己遇上,不但性命保住了,還拜在了玄武秘法真正的傳人門下,果然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李書林又說道,“當日三豐祖師把完整的玄武秘法傳給了道宗師祖卻沒有傳回武當七脈,道宗師祖和我師父一直都覺得奇怪,現在看來,三豐祖師怕是早就想到武當七脈會有這麼一天了。我們這一脈,恐怕就是三豐祖師為儲存武當而留下的暗手了。”
丁虎馬上明白了李書林的話中之意,張三丰恐怕早就想到了武當七脈今日勢微的結局了,為了儲存武當的傳承,特意在這不見天日的谷底留下了道宗一脈,以使武當修仙傳承不至於斷絕。至於張三丰怎麼會料到武當七脈今日勢微的結局的,丁虎考慮都不用考慮,就知道答案了,武當七脈當年藉助張三丰的名聲創下了好大的局面,一代兩代或許還能堅持修練,但三代往後,只怕就只剩下亨受安逸之人了而缺少專心修練之徒了。坐亨安逸則興旺不過三代,無論國家門派家族,大都相同,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厚著臉皮求各位朋友給些推薦票吧;大家幫幫忙好嗎?看在豬豬每天六千字
048 禍福果然是相互依存的
048禍福果然是相互依存的
燕山仙隱谷谷底,白雲觀,李書林向丁虎交待了白雲觀和自身的來歷之後,稍稍停頓了一下,看著丁虎,丁虎正在傾聽李書林說話,自然感覺到了李書林的停頓。
“師父,你有什麼吩咐嗎?”丁虎問李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