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3 / 4)

出牆,何況你這個千里之外,看不見**不著呢,人家不明著出牆,來個暗地裡出牆,讓你綠帽子反著戴,綠面扣頭發上,自己覺得窩心。”

“你胡扯什麼啊,咱那封信真沒事?”趙亮又把話扯了回來。

“沒事,能有什麼事啊,向上級反映反映咱的事,就是有事能算違法麼。”王大力說。

一個月後,曹布衣又找到王大力,說:“**市委給回信了,:你們寄來的信收到了,市委很重視,需要研究一下,然後上報中央,你們要在當地單位繼續工作,等我們的答覆。”

王大力忙問:“研究什麼,是讓回還是不讓回,什麼意思啊?”

曹布衣說:“也說不準,我和南施顯幾個碰了一下頭,覺得市委回的這封信有點意思,含有深意,咱們各單位的知青要碰碰頭,星期天到中學我那個宿舍開個會,你們鋼鐵廠去倆人就行了,各單位都去一兩人研究研究,想想下步該怎麼走。”

王大力和劉炳坤說了說,劉炳坤說:“星期天咱倆去!”……

“形勢是這樣的,”曹布衣扶了扶眼鏡說:“咱們碰個頭,都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咱們在第一封信上都簽了名,也就是表示同意第一封信的內容,如果現在有改變主意的,可以退出!”

等了片刻,無人言語。曹布衣接著說:“咱們第一封信送到**市委和中央,市委有了回信,證明咱們的要求是合理的,有答覆就有希望,咱們這個會不是秘密組織,但也不能太公開,咱們現在說接下來怎麼辦?”

“接下來再寫第二封,語氣強烈些,簽名的人要多!”人們異口同聲地說。

王大力坐在教室的後面,總覺得這場面有點像**黨早期時開秘密會議的樣子,便沒有吱聲。

十來個人議論了一會兒,曹布衣說:“咱們現在再重新起個稿吧,作為第二封信。”

“對,對”眾人爭說。

“不能和第一封相同吧,我覺得應該講一些困難,在山西回不了**的困難,這些講的多些,讓領導看了產生惻隱之心,也許能讓咱們回去!”王大力說。

“也可以,只不過你先起個稿吧?”曹布衣說。

“我覺得,這起稿應該找那些兩地生活,單身,喪偶帶小孩的**隊知青寫,因為他們感觸最深。”王大力說。

“對,對,他們感觸最深,老婆在**,他在山西放心不下,溫柔不成啊!”不知哪個男知青吼了一嗓子。

“先別開玩笑,先把這第二篇請願信寫出來吧!”劉炳坤說,於是南施顯便在課桌上攤開紙,記錄起大家東一句,西一句的話,最後去繁就簡,去粗取精,撰合成了一封痛說查對困難,在山西工廠困難,堅決要求回**的信。

信寫完,曹布衣給大家唸了一遍,全體透過,然後說過兩天他刻一張蠟板,把信的內容印出,印他幾百份,爭取發到忻縣每個知青手裡一份,另外每個單位讓單位的**知青凡是想回京的,都在那封信後單獨的一張紙上集中籤名,然後集中寄到**市委和中央。

訊息很快在忻縣知青中傳開,不管是企業工廠,還是商業銀行,百貨商店賣菜的,凡是知青,都在交頭接耳地議論這件事。並有傳說:第一封給**市委和中央的信,已收到**市委和中央的回信了,說研究研究後便讓知青回京,凡是簽上名的便讓回,不簽名的,證明他沒有回京要求,便不讓回來。

知青們一聽,誰不想回**啊,回**的大好事,哪能落下這個空擋,何況眾人都簽了名,有事隨大撥,便也都一個跟一個都簽了名。訊息越傳越遠,幾天工夫,定襄,代縣的**知青也來問情況了,也簽了名。又過幾天,晉南臨汾運城的知青也來聯絡了,一月下來,全省的知青有老大一部分都簽了名。

第二封信送出後,久久沒有回信。王大力問曹布衣:“到底怎麼回事,是成還是不成,總要有個回信呀?”

曹布衣說:“難辦,前幾天**來了兩個人調查,到幾個工廠,商店,學校秘密那裡知青工作和生活的狀況,在縣委呆了兩天,便回京了。

去**的知青到**市知青辦和**局去問,工作人員回答他們政策還是以前的政策,已在當地分配工作的要想回**,只有頂替他父母退休的崗位,村裡仍然在**隊的,政策略寬一些,身體有大病的,家裡父母身邊無子女的,可以回京,其餘的不行。”

王大力一琢磨,夠嗆,自己已經分配了工作,父親去世了,母親又無工作,頂替誰去,無可頂替呀。算了,這事可能沒譜了,心裡便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