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造差異化產品已變得異常艱難。產品的開發週期因為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創新而急劇縮短,即使取得了技術領先、成本領先,也無法阻止新競爭者的模仿和不斷 進入。

跨國公司最高明的一招就是選擇中國的名牌企業作為合作伙伴,透過商標轉讓買斷我國名牌,然後雪藏起來。外方透過這樣的合資,既可消滅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又能輕而易舉地獲得原品牌千辛萬苦開拓的市場和銷售網路。

一些經濟學家尖銳地指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戰略有其“三部曲”:一是輸出產品;二是輸出資本;三是輸出品牌。

輸出品牌是最厲害的一步。其特點是,只動用本國少量的資源和資金,甚至根本不用資金,利用發展中國家的人力和裝置,生產他們的品牌,這樣便可以達到四個目的:一是充分利用其智慧財產權價值的積累;二是利用其名牌商標壓制和消滅別國的名牌,以便一勞永逸地佔領別國市場;三是利用輸出品牌,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高額利潤;四是贏得消費者的人心。

當今市場中的技術競爭異常殘酷,可以說是“勝者為王,敗者寇”。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要想把握住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是非常困難的。即使能夠把握,還需要有企業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雄厚的資金投入作為支援。因此,想要在這個市場中持續不斷地保持技術的絕對領先,幾乎是沒有可能的。而任何一個失誤,都可以使一個世界級的巨型公司遭受重挫。為了使自己在技術落後於競爭對手的時候能夠避免被徹底打垮,企業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品牌形象,賴以維持市場,從而緩衝壓力,以圖後計。

注重、維護和發展自己的品牌競爭力,這將是保持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國企業的品牌戰略現狀

品牌戰略是品牌建設的基礎,企業戰略的核心是品牌戰略。品牌戰略就是要將品牌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獲取差別利潤與價值的企業經營戰略。品牌戰略的本質就是創造差異化的競爭戰略,它是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在產品、技術與服務日趨同質化的趨勢下,謀求以品牌創造差異化的戰略抉擇。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大方針下,二十多年成就了世界製造業大國。但在未來的歲月裡,中國要打造下一個成長的黃金二十年,要成為掌握自己命運並影響世界格局的經濟“強國”,就必須實施卓越品牌戰略,並將“品牌戰略”上升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戰略的高度。

有人說,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取得成功,必須要有四個條件:一是、創新的產品;二是、精英的團隊;三是、暢通的渠道;四是、廣闊的市場。具備這四個條件的企業就可能成功。事實上,很多消失的企業同樣有創新的產品、精英的團隊、暢通的渠道、廣闊的市場。為什麼最後還是被市場淘汰?問題在哪裡?

又有人說,我的品牌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我可以透過強有力的促銷活動,哪怕傾銷也行,我的市場佔有率不也在很短時間升上去了嗎?

但市場最終告訴我們,促銷活動一旦過去,銷售量又很快降了下來。

如果品牌戰略(Brand Strategy)出了問題,就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就算你有創新的產品,精英的團隊,暢通的渠道,廣闊的市場,也未必會成功。

世上萬事萬物的生長與滅亡都是有規律可尋的,為什麼許多著名品牌能夠成功?為什麼許多大品牌會走向消亡?為什麼有些品牌能夠快速成長?為什麼有些品牌舉步維艱?其真正的差異不在於手段和策略,而是品牌戰略系統的 差異。

品牌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越是競爭激烈的市場越需要品牌戰略。

如今國內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品牌建設,但許多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還停留在策略需要的表層。

很多企業認為,所謂的品牌戰略就是給產品起個好名字,找個明星代言人拍個好廣告,然後花大錢打廣告。但是,這僅僅是一種營銷策略,僅僅是處於營銷4P中的推廣層面,並沒有到達品牌戰略的高度。

其次,中國企業對銷售的重視遠遠超過了對品牌的重視,這似乎是很多國內企業的通病。

有的老闆會說:只要我的市場銷售量上去就行了,資料的多少不就代表了我的品牌價值的大小嗎?顯然,這樣的老闆沒有真正認清品牌價值是什麼。市場資料與品牌價值之間不能完全劃等號。品牌價值高,大多能帶來好的銷售狀況,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