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外國遊客的事件;
另外還有兩名尚不知姓名的沙特反對派人士,以及分佈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兩個恐怖組織頭目。這些成員中,不少人在十多年前就活躍在恐怖舞臺上。
陣線成立後,又從中派生出了一個新的軍事組織——“伊斯蘭聖戰解放軍”。據報道,正是這個“伊斯蘭聖戰解放軍”,策劃並發動了對兩個美國使館的爆炸襲擊事件。
那麼,拉登為什麼要建立“伊斯蘭反猶太人和十字軍國際陣線”?一位拉登大本營的知情者披露說,拉登想要透過這個途徑把各國的極端恐怖組織糾合在一起,置於他個人的統一領導之下,以便集中力量,在世界範圍內向伊斯蘭的敵人美國和以色列等目標發動襲擊。
另外,儘管拉登有錢,但現在要挑選甘願實施自殺性攻擊的敢死者越來越困難了。除了加強宗教的敢死說教之外,各路人馬聚會後總會有為了一大筆錢而冒死請戰的“英雄好漢”。
不過,現在拉登一夥財力雄厚,他們儘量減少自殺性的攻擊行動,而是在當地物色和收買敢死者,並想方設法用錢鋪路,使策劃恐怖活動的主謀們在事發前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脫離險境,就像這次他們在兩起爆炸前後從坦尚尼亞和肯亞逃到阿富汗那樣……
在這次恐怖分子大聚會中,拉登揚言要把美國人“趕出所有伊斯蘭教徒的居住地”。
拉登頭上纏著白布,一臉大鬍子,穿件黑色大褂,宣稱:美國人是全世界最大的“賊寇”,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華盛頓在中東的駐軍是“十字軍”,“我們唯一的辦法是以牙還牙”。
拉登說,他的畢生目標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將所有的美國人趕出伊斯蘭的世界,不管他是穿制服的軍人,還是布衣平民;不管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他是老人,還是兒童。
拉登發誓要對美國進行聖戰:“無論穿軍裝還是便服,我們的目標就是美國人…我們必須讓這些邪惡的人遠離穆斯林、穆斯林婦女和兒童。”
***
本·拉登說:“如果誰殺死了一個美國士兵,那是比無所事事要好得多的事。”
拉登的此番講話不能不令美國人感到“膽戰心驚”。
拉登的“事業”也包括為伊斯蘭極端組織訓練新一代恐怖分子。
這些來自阿拉伯國家的恐怖分子,都在拉登的營地依據當今的國際高標準,即以實現最大規模的殺傷和破壞的要求,接受過高難度的特殊軍事訓練,尤其對攜帶和安放炸彈個個在行。
這些人辦事機敏,具有掌握和使用各種現代化複雜武器的經驗。
拉登大本營的軍事教官們多來自埃及和巴基斯坦,訓練的重要科目包括如何使用誘餌汽車製作汽車炸彈,以及怎樣在遠處用遙控裝置引爆汽車炸彈。這些爆炸技術的實際應用有以下例證:1995年9月,埃及駐巴基斯坦大使館被炸;海灣戰爭結束後,美軍駐沙烏地阿拉伯的哈巴爾營房被炸;另外,埃及前總理西德基和前內政部長艾勒菲的遇刺事件也是他們一手策劃的。除了爆破技術以外,受訓者還要學會熟練地使用威力強大的各種新式槍械。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披露,這些在拉登大本營受訓的人被稱作“阿富汗的阿拉伯人”。他們對《古蘭經》關於聖戰和為真主獻身的教誨刻骨銘心,並將其作為思想和行動的準則。
這些篤信伊斯蘭教的極端分子,決意要用戰鬥、廝殺乃至流血犧牲去捍衛伊斯蘭。
在拉登營地的受訓者中,沙烏地阿拉伯人最多。因為拉登的根基在那裡,他在沙特的公司為他暗地裡招兵買馬十分積極。
目前,各國安全部門一致認為,拉登恐怖集團實施爆炸的材料、技術以及爆炸物的載體越來越新,並且先進和多變,很難預測和發現。這表明當今的反恐怖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另外,本·拉登還涉嫌是蘇丹化工廠的主要投資者。西方情報部門認為這家化工廠是化學武器生產的一個前線地區。據說此化工廠是在伊拉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做為擴散伊拉克化學武器的目的而修建的。以色列和美國的訊息說該廠的主要產品是生產毒氣的主要成分。
根據美國報界的最新報道,這一結論的得出部分取自於工廠周圍的土壤樣品中的化學成分遺痕。該化學成分是生產致命毒氣的基本原料。發現該化工廠生產如此的武器使得反恐怖主義專家倒抽了一口冷氣。因為由這些成分製成的致命毒氣是恐怖分子的理想武器,它運輸起來相對容易,而且一般的安檢裝置難以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