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張學良都是一人獨撐一方天地,蔣介石更是鶴立雞群般高高在上,桂系卻是三巨頭、三人幫。廣西統一,按照常規,3個人是不是就該爭個老大、大打出手了?果然有人慫恿黃紹竑武力解決李宗仁的部隊,然後取而代之。白崇禧聽說後,即對黃紹竑說:洪秀全、楊秀清的失敗,並不是曾國藩、左宗棠的功勞,而是洪楊內訌自毀的。如果我們也鬧內訌,我不想看到敗亡的那一天,現在就辭職離去。
李、黃、白3人中,黃紹竑年紀最大,老成持重,深明大義。被推為首領的李宗仁,質樸無華,寬厚仁誠,人稱“有劉備之風”。與他交往過的非桂系人士,包括後來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其均有好感,認為他是國民黨中的開明派。小老弟白崇禧,則聰明、機智過人,又果敢、強悍,治軍、用兵頗有章法。沒有這個“小諸葛”,新桂系不可能平定廣西,更不可能走出廣西,與蔣介石屢屢叫板。連李宗仁也說,從哪方面講,他也不比健生(白崇禧的字)強多少,許多地方健生明顯高明很多。可這位“小諸葛”就像黃紹竑一樣,從無二心,竭盡全力輔佐李宗仁,直至副總統、代總統,也真有股子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勁頭。
依託那樣一個貧窮落後的邊遠省份,新桂系崛起後不到6年光景,就能從鎮南關(今友誼關)殺到山海關,憑的就是這股子人和之氣。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系人氣甲軍閥。
八年抗戰,白崇禧作為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參與制訂抗戰計劃。他將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概括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經蔣介石批准通令全軍,作為對日作戰的最高戰略方針。他協助李宗仁指揮了聲譽中外的臺兒莊大戰,參與指揮了南昌會戰、桂南會戰、三次長沙會戰、崑崙關戰役。代理第五戰區司令時,指揮了武漢會戰。
除了八年抗戰和北伐戰爭,白崇禧和桂系的興衰史,就是一部反共又反蔣的歷史了。
1927年北伐軍佔領上海不久,桂系與蔣介石翻臉。蔣介石密令何應欽剿滅桂系,何應欽不幹,桂系聯絡反蔣勢力,反將老蔣逼迫下野。1928年蔣桂聯手討伐程潛,年底又一次反目,白崇禧出逃日本,蔣介石撤銷白崇禧本兼各職,並將其開除出黨。1929年春,白崇禧回到廣西,與李宗仁、黃紹竑打起“護國救黨”旗號,兵分兩路進攻廣州,失敗後逃往越南,轉去香港。11月,3個人回到廣西,與張發奎聯合反蔣,攻打廣州,失敗後退回廣西。1930年春,桂軍又出廣西,打到岳陽,被粵軍斷了後路,蔣介石親自調集9艘軍艦到洞庭湖參戰,桂軍損失慘重,又一次敗退廣西。
那個貧窮、偏遠的省份,盛不下桂系的萬丈雄心。而要出廣西,就不能不與強大的蔣介石的利益對壘、碰撞。桂系屢敗屢戰,屢退屢進,不屈不撓,強悍無比。
而在幾乎沒有沒打過冤家的大小軍閥中,最讓蔣介石頭痛的就是這個桂繫了,最令他恨恨不已的就是這個“小諸葛”了。
黃紹竑苦於兵禍連年,反對內戰,雖然有損於桂系的事從來不幹,畢竟還是脫離了桂系。那個李宗仁就像總統就職典禮上跟著他的勤務兵,被他耍了也只能忍氣吞聲。這個“小諸葛”卻是軟硬不吃,渾身是刺,稍不合意,就跟你來橫的。
1933年11月,長征紅軍突破湘粵邊界,白崇禧調集桂軍主力準備堵擊紅軍,同時出動飛機空中偵察。他發現蔣軍以大包圍勢態,與共軍保持兩日行程,已達7天之多。老蔣又玩什麼花樣呀?內線情報來了,老蔣是要把共軍壓往桂東南和粵西南,待共軍與兩廣軍隊兩敗俱傷時,再向共軍攻擊,甚至將兩廣軍隊一鍋端掉。白崇禧怒髮衝冠:老蔣恨我們比恨朱毛更甚,現在是有匪有我,無匪無我,我為什麼要頂著溼鍋蓋為他造機會?不如留著朱毛,我們還有發展的機會。
李宗仁當選副總統,蔣介石就把白崇禧的國防部長撤了,放去武漢當華中“剿總”總司令。你們兩個都在朝裡,搗起亂來,那我老蔣還受得了嗎?
白崇禧堅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拒不派兵支援徐蚌戰場,肯定不是希望黨國垮臺。但是,蔣介石打不下去了,那總統自然也就當不下去了,那總統就是咱家桂系的了——這心理他肯定是揣著的。
作為代總統,京滬杭戰區作戰計劃這等大事,李宗仁竟然不知道。他要守南京,上臺後即指示南京衛戍總部做防守計劃,並下令國防部撥款構築防禦工事。殊不知老蔣的親信湯恩伯,這時正在拆卸江陰要塞的大炮運往上海。
你拆我的臺,我拆你的臺,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