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是一種理論,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無論你對幸福或者理想的人際和商務關係怎麼定義,抵禦棉花糖的誘惑都會引導你走向成功。現在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有多少棉花糖—或者小棉花糖—並不重要。按照本書所說的原則去做,每個人都能得到數量豐厚的棉花糖。
那麼你從中有何獲益呢?
你可以將你的孩子送去上大學,你也可以送你自己去上大學!你可以建立起更為長久有利的商務關係,並且在你退休的時候可以維持你的生活水平。辛苦工作50年,最後卻一無所得,這公平嗎?如果你遵循棉花糖理論,則永遠不會處於這樣的境地。
今天吃很多—明天卻一個都沒有
抵禦棉花糖的誘惑並不容易,也不流行。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餐社會里。作為一種文化,在個人和公司兩個層面上,我們都孜孜以求即時的滿足、即時的收穫,當然還有即時的利潤。一生中你會做不計其數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會決定你是誰、做什麼、會變得怎樣或是擁有什麼。有很多人生於富貴之家,然而最後以窮困告終,與此同時,卻有很多人在大篷車或是拖車裡度過顛沛流離的童年,然而最後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不要責怪(或是依賴)你的過去,重要的是,你用你現在的財產做什麼,你怎樣運用你的才華、你受過的教育、你的個性、耐力以及金錢,還有抵禦棉花糖誘惑的技能。
你怎樣將棉花糖理論運用於你的生活呢?讓我和你一起分享幾個例項,這對你應用阿瑟從寓言中學到的東西大有裨益。我先從我的親身經歷說起,因為我四歲的時候也參加了那個棉花糖實驗,而我甚至沒等看管人走出房間就把棉花糖吃了!
更多的債務=吃掉更多的棉花糖
我一生掙了許許多多的錢,但是有好些年我養成了花掉更多錢的習慣。我經常負債,常常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基本的生活開支。我用一張信用卡來支付另一張信用卡的賬單—在掙到棉花糖前幾個月就把它們吃掉了。借貸機構非常歡迎我,把我列為3A級客戶,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