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小說:為官之道 作者:溫暖寒冬

0年以上有:鉀鹽(316年);矽藻土(396年);矽灰石(495年);高嶺土(519年);稀土金屬(1265年);天然鹼(2189年)。

這樣一來,我們便真的可以“大吃一驚”了。從20世紀末算起,上述全球39種重要的礦產資源靜態儲量的耗竭,竟也是這樣“近在眼前”!從上面可以看出:

50年內走向耗竭的就有16種。

1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16+5=21種。

2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21+5=26種。

00年內走向耗竭的有26+7=33種。

這也就是說,人類最常使用的礦種,一多半將在當代中國宣傳家和經濟學家充滿憧憬的21世紀之內,走向消逝。而且,與國內一樣,其中只有一兩種能夠達到“千秋”,沒有一種能夠達到“萬代”。

所以,對中國人來講,他們還沒看到真正的困難。舉房地產為例,人們以為最大的困難來自資金、貸款、房價虛高、貪汙者眾、購房者大都貧困……,其實,用不了幾十年就可以明白,最根本的困難將來自“物質方面”。用寶貴土壤燒磚制瓦已經明令禁止,但國內可以煉製水泥的石灰岩,也就還只能開採40多年,這將帶來根本性的困難。目前中國大陸有3000多座山在瘋狂開採“飾面石材”,時至2000年,石材產量超過了義大利而成為“世界第一”,這使報道此事的國內報刊記者興奮和驚喜。我不知道他們喜什麼!我國現已探明的建築飾面石材,按現在的開採量還能開採8年,有什麼可喜的?以後還拿什麼石材來給中國的“經濟發展”掙面子?在義大利,石材的開採利用率能達到80…90%幾;而在中國,有的礦山石材利用率能到10%就不錯,許多山體由於採取爆破方式,碎石狼藉、山景被破壞得猶如一堆垃圾。

再舉道路建設為例,70年代前全國只有10萬公里公路,現已達到170萬公里,而全國的“高速公路”也從0達到1。6萬公里,在世界佔9%左右,成就顯然很大。但從另一角度講,公路的物質基礎是瀝青,1994年中國瀝青淨出口6。28萬噸,至1998年淨進口量已達70萬噸,1999年高達120萬噸,2001年達到160萬噸。1998年我國瀝青產量為349萬噸,但其中重交通路瀝青只佔道路瀝青產量的18%左右,此類需求的2/3需依賴進口。我國高速公路的設計使用年限僅為20年,在大約半個世紀裡,石油資源將枯竭,瀝青產品也將枯竭,中國200萬公里各類柏油馬路將何以堪?在以後的世世代代裡,中國鍾情的“經濟高速增長”將以何維持?

所以,總的情況就是說,僅只幾十年裡,幾乎近在眼前,不少重要的礦物資源即將消耗殆盡。就是現在活著的青少年,恐怕就不得不嚐嚐苦果。這個可怕的“未來”也來得太快了,太近了,所以,它不僅是苦惱的,而且將是恐怖的。

古人給當代人留下了什麼?雖然有黃土高原,有氾濫成災的黃河,但是也有美麗江南的“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地下的礦藏,由於古人大都不知如何利用,開採手段亦無力,還基本上都給我們留著。但是,由於有了工業化的可怕力量,由於有了50年代“大躍進”和80年代“有水快流”的愚蠢政策,由於當代人們的貪婪和過度的享樂,我們還會有什麼能留給後代?在曾經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有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現在不是已經被髮瘋般發展的小工業和醜陋的建築物所覆蓋?當將來地下資源被挖掘殆盡後,美麗的中國國土上將只剩下毫無美感的小工業的廢墟,我們到底能給後代留下什麼!

物種不是都有“延續”該物種的本能衝動嗎?就是恐龍,在地球上也生活了好幾千萬年,正是那個時代給今天的地球準備了石油和煤礦。人類的生存不過只有300…500萬年,絕大部分時間在矇昧和野蠻之中,真正有文明的時間不過3000來年,怎麼?難道就走到頭了嗎?有一位美國環保主義者曾對我說:人類的時間肯定活不過恐龍。他是笑著說的,但這語言的背後,則是深沉的痛苦。我感到,中國人大都沒有這麼認真。

世間一切物種中絕頂聰明美貌的人類,難道沒有延續本物種的“本能衝動”了嗎?特別是要問一下中國人:我們瘋狂致富,我們使勁提高“增長率”,我們大量揮霍著可以耗竭的礦物資源,為了“發展”這個硬道理我們不擇手段,還有什麼“高瞻遠矚”?我們還能夠使中華民族得到“千秋萬代”嗎?世界上的人都應當考慮,地球起碼還有5萬萬…10萬萬年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