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金薔薇 作者:鼕鼕

拉脫維亞人把它叫作“琥珀之海”。恐怕,不僅僅因為波羅的海出產很多琥珀,還因為海水看上去稍微有點兒琥珀的顏色。

在天際,整天都飄浮著層層濃重的煙霧。低低的海岸的輪廓,迷失在煙霧裡。在海上,只有在這煙霧中的某處,落下一條條毛茸茸的白帶——就在那裡,正在落著雪。

今年來得過早的雁,時不時地落到海上哀鳴著。焦灼的雁聲遠遠地傳遍了海岸,但沒有引起應和的聲音——沿岸的森林裡,冬天幾乎沒有鳥兒。

白天在我住的房子裡,生活是千篇一律的。劈柴在花瓷磚壁爐裡噼啪地響,打字機聲音喑啞,寡言的打掃女工莉莉雅坐在舒適的前廳裡編著花邊。一切都很平常,而且非常自然。

但一到晚上,那宛如地獄般的黑暗就籠罩住房前房後,松林緊緊地跟房子捱到一起,而且當你從燈火輝煌的前廳走到外面來的時候,面對著這嚴冬、大海、黑夜,你會突然感到十分孤獨。

海伸展到千百里以外的黑鉛色的遠方。海面上看不見—星燈火,也聽不到一絲浪濤飛濺的聲音。

小房子好象一座最後的燈塔,屹立在煙霧迷濛的深淵邊緣上。這裡是天涯海角。所以,屋子裡靜穆地燃著燈,收音機唱著歌,柔軟的地毯使腳步無聲,而桌子上放著翻開的書本和原稿,這就不禁使人覺得奇怪了。

從這裡往西,往文茨皮爾斯那邊,在層層煙霧的彼方,有一個小小的漁村。這是一個普通的漁村,有晾在風中的漁網,有著矮矮的小屋、低低的炊煙和拉到沙上來的黝黑的汽艇,家家都養著容易受騙的毛茸茸的狗。

在這個村子裡,千百年來住著拉脫維亞的漁夫。世代相傳。從前生著淡黃色的頭髮、羞澀的眸子、說話鶯聲燕語的少女們,被風吹雨打,都漸漸成為結實的老太婆,裹著厚大的圍巾。戴著漂亮的鴨舌帽,面頰紅潤的少年,曾幾何時,都變成鬚髮蓬鬆的老頭子,瞪著一雙沉靜的眼睛了。

但是,和千百年前一樣,漁夫們到海上去捉鮮魚。也和千百年前一樣,不是每一個漁夫都能平安歸來。特別在秋天,當波羅的海被風暴颳得洶湧澎湃,象魔鬼的鍋子一般翻騰著寒冷的浪花的時候。

但是,無論發生過什麼事,不管人們知道自己的夥伴死了而不得不摘下帽子來多少次,總得繼續他們危險的、沉重的、祖祖輩輩相傳的事業。不能向海低頭。

漁村近旁的海上有一塊巨大的圓花崗石。在這塊石頭上,還在很久以前,漁夫們刻上了一行題詞:“紀念那所有死在海上和將要死在海上的人們”。這行題詞遠遠地就能看見。

當我知道了這個碑銘的時候,它和一切墓誌一樣,使我很憂傷。但對我講述這件事情的那位拉脫維亞作家卻不同意地搖頭說:

“恰恰相反。這是一行非常雄壯的題詞。它說明人們決不投降,無論怎樣都要繼續自己的事業。我倒想把這行題詞用來給所有論述人類勞動和人類頑強精神的書作題詞。這行題詞對我大約有這樣的意義:‘紀念那些征服了海和即將征服海的人’。”

我同意他的話,並且認為這行題詞也適合敘述作家勞動的著作。

作家一分鐘都不能向苦難屈服,在障礙面前退縮。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不停地繼續前輩遺留給他們、當代人委託給他們的事業。無怪薩爾蒂科夫—謝德林說,文學如果沉寂了,即使是一分鐘也罷,都無異於人民的死亡。

作家的工作不是手藝,也不是職業,而是一種使命。當考據某些字,研究它們的發音本身時,我們就能得到這些字的原始的意義。“使命”這個字源出“召喚”①。

【①俄語(天職、使命、責任、才幹)源出(呼喚、號召)。】

從來不會有號召一個人去作手藝匠的工作。只有號召人去完成天職和艱鉅的任務。

是什麼東西迫使作家從事那種有時叫他感到痛苦,但卻是美妙的勞動的呢?

首先是他內心的召喚。良心的聲音和對未來的信仰,不允許真正的作家在大地上,象謊花一般虛度一生,而不把洋溢在他身上的一切龐雜的思想感情慷慨地獻給人們。

不能給人的視力增添一點點敏銳,就算不得作家。

一個人變成作家不僅僅是由於內心的召喚。我們聽見內心的聲音,多半是在青年時代,那個時候,我們感情的清新世界還沒弄得閉塞而混亂。

但一到成年時代,除掉內心的召喚的聲音而外,我們又清楚地聽見一種新的強烈的召喚——自己的時代和自己的人民的召喚,人類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