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所以只得敷衍一番,擇日再議遷都之事。
張全義在後唐任個閒職,又有李嗣源蔑視刁難,苦思不得升遷之計,便想莊宗平日喜好與伶人歌舞,不如打點宮中伶人,探摸朝中虛實。
一日,張全義在開封街上撞見宮中伶人景進,景進是李存勖喜愛的男藝人,吹拉彈唱、琴棋書畫、品竹調絲樣樣精通,才藝過人且長相俊美,莊宗視如心腹一般,以至常與其共議軍政大事,一言舉足輕重。
張全義藉此時機,便邀景進到府上敘話。張全義命人奉茶,二人邊飲邊談,張全義言道:“下官自歸順以來,朝中人際多有不知,今日請先生親臨寒宅,還望先生多多賜教。”
景進言道:“張大人您也是官場混跡多年,這權謀之術,小人怎敢點戳?”
張全義對景進言道:“來人吶,取禮物來。”只見一個奴僕端上托盤,上蓋紅綢。張全義令奴僕退下,將紅綢掀開,一盤金元寶金光奪目呈現眼前,讓景進兩眼發直。張全義媚笑言道:“這是下官孝敬景進先生買茶葉的小錢,還望先生莫要推辭。”
景進興奮言道:“張大人待我退心至腹,小人鞍前馬後定當效力。”
張全義言道:“上柱國李嗣源對我前梁舊臣刻薄刁難,下官只恐被上柱國本章參劾,遭朝廷治罪呀?”
景進言道:“大人有所不知,李嗣源雖有上將之才,卻不懂為官之道,平日剛而不屈,勢必多樹政敵。自周德威胡柳坡陣亡,李嗣源節制天下兵馬,權大壓主;又因陛下依賴其精通兵事,使得才大欺主;再者李嗣源久經戰陣,功勳封至上柱國,乃功高震主。如此一個權大壓主、才大欺主、功高震主之人若不早除,後患無窮。”
張全義是官場老手,裝作焦慮問道:“下官乃是歸降之臣,不過閒職,先生亦無官品,你我之力焉能撼動李嗣源?”
景進咧嘴笑道:“我教大人一計,定能管用。”
“願聞其詳。”張全義言道。
景進言道:“朝中群臣,馮道雖有濟世之才,也不過是酸腐書生;豆盧革雖居相位,乃是萬歲借其名望;掌實政者乃是郭崇韜。”
景進押了一口茶水又道:“郭崇韜平日看似廉潔,內有貪婪之心,只恐別人奪他的權柄,斷他的財路。郭崇韜在朝中所顧忌者正是李嗣源也。”
張全義問:“郭丞相因何顧忌李嗣源?”
景進言道:“顧忌李嗣源是為了誰可領兵討伐西蜀一事。當初先皇李克用曾令郭崇韜勘查蜀道,郭崇韜自以為熟悉蜀道,便暗中與李嗣源爭奪討蜀兵權,所以大人還需同郭丞相商議大事。”
張全義言道:“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郭丞相那邊下官自會打點,只是萬歲面前,還望先生美言幾句。”
景進奸笑道:“只要大人們本奏遞上,下人定能使水道渠成。”言罷,景進與張全義二人哈哈大笑,景進揣著滿盤黃金辭別張全義回宮去了。正是:
長嘆莊宗喜伶人,江山只為杯酒斟。
奮於遺命三支箭,嬉於歌舞醉消魂。
話說張全義聽得景進所言,便帶幾個家丁晚間往郭崇韜府上拜訪。郭崇韜聞知張全義來府,便於客廳相見。張全義名幾個家丁堂外候著,與郭崇韜杜坐堂中,郭崇韜香茶待之,張全義言道:“丞相大人,下官前日在朝上奏請萬歲遷都,不知丞相有何高見?”
郭崇韜言道:“上柱國李嗣源已作見解,我又何需多言?”
張全義見郭崇韜語氣不服李嗣源,便順著毛摸,言道:“上柱國句句皆言討蜀之事,下官以為上柱國非是適宜人選。”
“哦!”郭崇韜問:“張大人以為何人當掛帥西征?”
張全義言道:“下官曾聞當年先皇李克用曾命相爺為使,前往西蜀,且沿途勘察地勢,丞相您輕車熟路乃帥才人選。”
郭崇韜讚道:“張大人有此高見,令本相欽佩呀。”
張全義面帶為難之色言道:“下官所提遷都之事,卻是為我大唐萬代興盛,無意冒犯上柱國,還望丞相多多點綴。”
“哼!”郭崇韜冷笑言道:“李嗣源在朝中如同王莽篡權,董卓霸政,如今你我同朝為官,當為國除奸,以正朝綱。”
“郭丞相真乃伊尹在世,周公復生,張全義願與大人共舉大義。”張全義言道。
郭崇韜言道:“張大人言重了,你我之力豈能彈劾的了李嗣源,還需保奏李嗣源。我剛聞鎮州守將李建及病故。鎮州是阻據契丹南下的重鎮,我等何不聯名請奏萬歲,讓李嗣源封疆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