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聽罷此章,猛然起身不由得怒火填胸,劉知遠在一旁低聲勸道:“陛下,汜水關告急。”石敬瑭壓了壓心中怒火,言道:“此番叛亂也全怪不得楊愛卿,既然令尊能棄暗投明,也是難能可貴。朕准奏,加封楊光遠為青州六郡兵馬督詔討,速解汜水關之圍,不得有誤。”
“臣代父帥領旨謝恩!”楊光遠領得聖旨,星夜返回軍中。
楊承貴回至軍中,便把石敬瑭詔書交於楊光遠看,光遠言:“如今範延光已率兵往六明鎮準備繞道渡河,令我在此圍困汜水關。”
承貴言道:“父帥既已歸順皇上,此時追擊範延光正是時機。”楊光遠用承貴之計稽核兵馬追擊範延光。
楊光遠父子離開汜水關,率兵追往六明鎮,此時範延光正率兵渡河,有探馬見楊光遠率兵追來,急忙報與範延光,範延光並不知楊光遠已投降晉主,欲去迎接楊光遠。副將張從賓勸道:“主公命楊光遠圍困汜水關,他不守關來此何干?待末將前去打探。”
張從賓代了十幾個護衛催馬攔住楊光遠大隊人馬,施禮問道:“楊將軍奉命圍困汜水關,率兵來此做甚?”
楊光遠順口編了一個瞎話,答道:“石敬瑭調來大將郭威救汜水關,我敵他不過,特來跟隨過河。”
張從賓道:“流星探馬為何不曾說過郭威率兵來救?”楊光遠被其問住,啞口無言,楊承貴在一旁搭弓上箭,暗放鵰翎,張從賓夜色中不曾防備,遭暗箭射死。楊光遠立即下令擊鼓出擊。範延光忽聞戰鼓,只見遠處楊光遠率兵衝殺而來。範延光驚呼:“楊光遠已反!”命正在登船的將士即刻應戰,等眾將士下船,楊光遠已率兵殺到。河岸邊上血戰一場,範延光大敗而逃。
楊光遠在六明鎮大勝範延光沿途收復諸多失地,範延光只得敗退魏州,據守不出。僵持有一月之餘,楊光遠父子久攻不下,便向長安請旨增兵。石敬瑭得楊光遠奏報,召幾名信服大臣商議此事,景延廣奏道:“陛下不可再為楊光遠增兵,此人反覆無常,若兵勢過重,只恐再度造反。”
“朕也想既不為楊光遠增兵,可又要誅殺範延光,哪位愛卿有良策?”石敬瑭言。
景延廣道:“陛下可派使者贈鐵卷與範延光,赦其免死;再將密詔命楊光遠半道殺之。”
“准奏!”石敬瑭捋了鬍鬚頻頻點頭,遂按景延廣之策。
數日後,皇帝命太監朱憲來至魏州城下,範延光不敢開啟城門,便命人用筐子將太監朱憲吊入城中。
範延光拜會朱憲,朱憲當堂宣讀皇帝詔。石敬瑭不僅赦免範延光造反之罪,且加封範延光為高平郡王,授天平節度使之職,賜鐵卷免死。
範延光領旨謝恩,又將使者朱憲送出城外。範延光捧著皇帝所贈鐵卷,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心中暗想古往今來能有幾人被君王授鐵卷免死?範延光遂定次日獻城歸降。
太監朱憲出了魏州城,便往楊光遠大營。楊光遠將朱憲迎入中軍,問道:“萬歲此次遣公公來此,不知可有旨意?”
朱憲從懷中掏出一道密旨交與楊光遠:“皇上密旨,無論何事發生,範延光格殺勿論。”
楊光遠奸笑道:“範延光閉門死守,末將兵力不足焉能殺其人?”
朱憲笑道:“皇上聖明,陛下早已定好巧計賺範延光出城,將軍儘可擒獲殺之。”
“好!”楊光遠道:“末將定不負皇上所望。”
次日,楊光遠早上剛剛醒來,其子楊承貴急忙入帳來報:“啟稟父帥,範延光已出城。”
“果有此事?帶了多少人馬?”楊光遠問。
承貴答:“家眷隨從不過百餘人。”
楊光遠言:“速點一千精兵隨我前去緝拿範延光!”楊承貴立刻點齊一千精兵隨楊光遠緝拿範延光。
楊光遠父子率兵將範延光一行攔住,範延光竟面無懼色。楊光遠問道:“範大人此行欲往何處呀?”
範延光言道:“老夫入朝免君,關你何事?”
楊光遠言道:“本將奉皇帝密詔緝拿反賊,汝竟自尋苦吃。”
範延光理直氣壯,拿出御賜鐵卷言道:“我有皇帝御賜鐵卷,逢罪免死,汝能奈我何?”
楊光遠心中一驚,這可如何是好?御賜鐵卷免死古今罕有,範延光今得此物,若是斬殺乃是藐視皇恩。為難之時突想起皇帝密詔“格殺勿論”,楊光遠仰天大笑:“我奉皇帝密詔,無論你鐵卷何處所得,皆格殺勿論。”遂命左右將士將範延光滿門南下,在魏州城下抄斬滿門,範延光臨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