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不僅徵用了埃居的國力,而且動用了整個馬其頓帝國的力量來建造這座新的城邦。它是天樞大陸上的一個奇蹟,在其後數百年時間,也成為天樞大陸的文化與商業中心。
亞歷山大本人則在埃居停留了一年,亞歷山大城尚未完全建成的時候,他再度引兵東征。他這次東征的線路,與當年吉爾伽美什率領烏魯克兵團西征的線路恰恰相反,穿過敘亞沙漠南部攻擊原巴倫王國的疆域。在幼底河岸邊的原野上,馬其頓大軍與大流士三世所率領的、號稱百萬的波茲大軍展開了最終的大決戰。
此時的波茲帝國已失去了幼底河西岸的疆域,就像一個身受重創的泥足巨人,鼓起最後的力量與崛起的馬其頓帝國對抗,但是又一次被徹底的打翻在地。亞歷山大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擊潰了波茲帝國最後的主力,趁勝渡過幼底河便如入無人之境,順利的佔領了天樞大陸上歷史最悠久、最輝煌壯觀的巴倫城。
巴倫城外那高聳入雲的天神之門,如今已是佈滿煙燻痕跡的廢墟,就像一個巨大而蒼涼的紀念碑。在居魯士和大流士的時代,波茲征服者並沒有強求巴倫人改變對馬爾都克的信仰,但是大流士死後,繼位者薛西斯卻在波茲全境推行大光明教,下令焚燬了天神之門。
亞歷山大來到天神之門前憑弔遺蹟,並且當眾宣佈要修復這壯麗的奇蹟。這令原巴倫民眾十分興奮,可是這個工程實在太浩大了,僅僅是清理天神之門傾頹的瓦礫與碎石就需要發動上萬民夫。幾百年來歷代人鑿山開建的輝煌建築,毀損容易,可是想重新修復實在太難了。
亞歷山大只是表明一個姿態,最終並沒有修復天神之門。但他在巴倫城中重建了馬爾都克神殿,並率領民眾親自向馬爾都克獻祭,取得了當地人的好感以及傳統祭司集團的支援。在盛大的獻祭儀式上,亞歷山大又自稱“馬爾都克之子”。
可以想像那樣的場合是多麼的莊嚴與神聖,“馬爾都克之子”這個稱號給亞歷山大的統治又增添了一種神聖的光環,他受到萬民的讚頌與崇敬。當人們仰望這位神靈般的大帝時,心情一定是誠惶誠恐。
可是亞歷山大在人間的行為,卻活生生將雲端上的阿爾忒彌斯與穆芸給逗笑了。她們本來心情很凝重,可是見到亞歷山大先在埃居自稱阿蒙之子,跑到巴倫又自稱馬爾都克之子,仍不住發笑。
亞歷山大人間用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一本正經的逗天上的神靈發笑。阿爾忒彌斯一邊笑一邊搖頭道:“這是誰教他的?可真不見外、也不分家”
亞歷山大確實不見外,他學習了威嚴赫赫的東方宮廷禮節,穿上波茲大帝的服飾接受人們的匍匐行禮,而且沿襲了居魯士所開創的行省制。馬其頓帝國各行省轄區大致參照了波茲帝國的設定。但相比波茲時代,馬其頓時代加強了君權統治,地方行省的軍事、財政、民政實行三權分立,以互相牽制。
亞歷山大還進行了多項改革,以促進整個大帝國內部各部族之間的融合。在希臘城邦很多人心目中,認為只有希頓半島上信奉奧林匹斯諸神的人們才是文明開化的民族,而其餘地方居住的都是野蠻人。亞歷山大當然不是這種井底之蛙,他清楚天樞大陸上的文明更加輝煌悠久,那裡的人民也具有非凡的智慧與才華。
亞歷山大還不僅透過建立統一的行省制來促進這種融合,還採取各部族之間的聯姻、擴募軍隊聯合戰作等手段打破傳統的界線,不僅能籠絡當地的貴族,而且還能解決兵源問題。這位大帝特別熱衷於舉辦集體婚禮,鼓勵手下的將士與當地的貴族女子聯姻,每征服一個新的國度,往往都要舉行盛況空前集體婚禮。
亞歷山大本人也以身作則,他娶了各地不同的女子為妻,在他的帶動下,有一萬多馬其頓將士們娶了各部族的女子。在亞歷山大的帳幕中,有各部族的貴族以及祭司們向他效忠。這是一場空前的大融合,在民間,也是千年以來最盛大的文明交流。
亞歷山大在巴倫休整了一年,他的大軍也征服了原亞述帝國的疆域,繼續東進逼進原波茲本土。大流士三世被其部下所殺,輝煌一時的波茲帝國就此覆亡。亞歷山大則抓住了謀害大流士三世的波茲叛臣,以弒君之罪將之處死,為大流士三世以帝王之禮發喪,宣佈自己為波茲帝國的繼承人。
至此為止,馬其頓已經徹底征服與吞併了波茲大帝國,但他征伐的腳步還沒有停下,用幾年時間整合這個龐大的帝國,然後又率大軍越過波茲本土繼續向西進入了天竺。在這裡,亞歷山大遭遇了東征以來最艱難的戰鬥,馬其頓方陣碰到了天竺人的象陣。戰況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