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1 / 4)

小說:天樞 徐公子勝治 作者:吻火

亞述王國在周邊一帶疆域最小、物產相對不豐富,向來也被認為是最弱小的國家。都克平原北部的恩里爾城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各國都知道亞述王國派出巨人軍團翻越亞述高原在都克平原北部建立了這個城邦,與撒冷城經過一番大戰和連續不斷的摩擦,恐怕根本沒有餘力再關注別的事情。

就算亞述王國想發動戰爭,也會繼續增兵恩里爾城,既鞏固已經建立的戰略根據地,同時也能擴張勢力範圍,這是一種慣性的思維方式。亞述王國偏偏打破了這種慣性,玩了一招聲東擊西。

在與撒冷城一番大戰之後,亞述王國並沒有向恩里爾城增援別的軍團,只是命巨人軍團繼續集結完畢,並不與撒冷城大戰,只是陸續有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保持一種低烈度的戰爭狀態。巨人軍團想攻戰撒冷城自然很難,但想守住恩里爾城卻沒有問題。

巨人軍團在人們的印像當中一直是亞述王國最精銳的前鋒部隊,它出現在哪裡,就意味著亞述王國軍事戰略的主攻方向,但這次卻是虛晃一槍。亞述王國不引人注目太久了,誰也沒想到國王辛納赫用了十年時間,竟然不聲不響訓練了四支整編軍團,每一支軍團的戰鬥力都堪比其它王國的主力部隊。

亞述王國怎麼能夠支撐這麼龐大的精銳軍隊?可以說辛納赫胸懷大志也可以說他是窮兵黜武,隱忍謀劃了多年,走的是一條軍國道路。亞述的國土大部分都是險峻的高原山地,可耕作的土地較少也很貧瘠。但是亞述高原多礦,可以打造武器,辛納赫這些年以舉國之力在悄然練兵。

他將引人注目的巨人軍團派往了都克平原,當哈梯王國與巴倫王國的大戰打到僵持階段的時候,機會終於來了。辛納赫擔任總指揮御駕親征,率領三支軍團繞過亞述高原,從東北方向猛攻巴倫王國腹地,將巴倫王國打了個措手不及。

巴倫王國的軍隊主力都在幼底河以西與哈梯大軍作戰,所有重要的戰略物資也都運往西部的基什城邦囤積,急切之間根本調不回來。東北部幾個城邦正是防範最薄弱的地方,駐守的守備軍根本就不是如狼似虎的亞述大軍對手,在半年月內連續被攻陷了六座城邦。

巴倫王國被趁虛而入,損失如此慘重,一方面是因為主力都在西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連續發生的兩場戰爭也嚴重消耗了它的國力。眼看整個王國有覆滅的危險,年邁的漢莫拉比二世急令馮紐王子率軍回援。

有這樣的天賜良機,哈梯國王亞設怎會不命令大軍趁機發動強攻?結果馮紐王子一年半的努力化為烏有,只得向哈梯王國乞和,割讓了幼底河以西的土地,同時馬爾都克城也陷落了。哈梯大軍建立了一個城邦、攻戰了一個城邦,又得到了巴倫王國在幼底河西岸小半個城邦,成了新開闢的疆域,徹底實現了戰略目標

年輕的國王亞設在王宮中仰天長笑,他終於取得了前任國王以及歌烈都沒有取得的功業

哈梯王國吞併了大片土地需要時間消化,亞設國王的策略以安撫為主,他將馬爾都克城改名為布達米亞城,推倒馬爾都克神像建立了恩里爾神殿,仍然允許原住民居住開墾,但要發誓向哈梯王國以及恩里爾大神效忠,成為哈梯王國的子民。

這一場列國混戰的第二階段,主要是亞述與巴倫之間的戰爭,持續時間有大半年。

馮紐王子回師之後雖然守住了王都,但這個王國此時已是元氣大傷,面對氣勢洶洶的亞述大軍,只得再次乞和,正式簽署文書割讓了已陷落的六座城邦。那六座城邦的土地已經被亞述王國佔了,以巴倫王國目前的實力根本奪不回來。

但是正式文書一簽定,就等於承認那六座城邦劃入了亞述王國的版圖。仍然是馮紐王子代表巴倫王國去簽定的文書,當時他差點把牙都咬碎了,只能強忍著不流淚。淪陷的六座城邦已經面目全非,很多地方化為一片焦土,亞述王辛納赫太殘暴了

辛納赫發動這場戰爭之前,雖然在國內也有很多殘暴之舉,但大體上還算是個相當英明有才幹的君主。他施行的是一條軍國路線,百姓的生活雖然清苦,但自古民風彪悍的亞述王國卻保持了穩定的社會秩序,蓄積了強大的軍事力量。辛納赫在軍事方面也許是個天才,懂得隱忍也懂得尋找最合適的戰機。

十年前他剛剛登基不久就進行了軍事改革,不僅規定王國內每一位成年男子都必須接受武士的訓練服兵役,而且還實行了募兵制,招攬遠方的高原巨人、強盜團伙、流浪探險者加入軍隊,並承諾他們可以在戰爭中獲得豐厚的報酬。

亞述王國的軍團不僅有傳統的戰車兵、騎兵,步兵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