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他就陪著小戚繼光一起玩兒,並在玩兒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告訴小戚繼光,打仗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所以戚繼光小的時候玩兒打仗跟一般小朋友都不一樣,他和泥巴築成城池,削竹子做成旗杆,用有顏色的紙裁成旌旗,再用瓦塊、石頭堆成營壘。由於他的戰爭遊戲有模有樣,所以小朋友們都願跟在他屁股後面玩兒打仗。而他自己總當最高指揮官,隊伍還分紅軍、藍軍,每一場遊戲都有分進合圍、奔襲包抄的戰法,還是頗有些假想戰爭的味道的。
有一次他的妹妹和他玩兒惡作劇,在他玩兒打仗的時候,把他親手做的指揮部隊進退的旗幟偷跑了,他急得不得了,追著妹妹要。妹妹不給,戚繼光順手到田裡逮了條毒蛇來嚇唬妹妹,逼著她把軍旗還給自己。妹妹沒辦法,雖然還給了他,卻氣嘟嘟地說:“不就是有顏色的紙嘛,有什麼了不起!”
這時才七歲的戚繼光卻回答說:“沒有旗幟,我那些大兵怎麼辦啊?沒有令旗,部隊就不知進退,這樣就會軍心渙散,仗還怎麼能打?”
妹妹嫌他小題大做,而在角落裡冷眼旁觀這一切的戚老爹,卻由此認定這個兒子將來一定是個將才。
戚景通培養兒子,他認為比培養兒子興趣更重要的則是培養戚繼光的人格。
戚繼光從小愛讀書,戚景通在兒子七歲的時候把戚繼光送進了學堂。開學第一天,戚景通問戚繼光:“你長大了最想幹什麼?”
戚繼光想都不想就說:“讀書。”
戚景通聽了搖了搖頭,對這個充滿了期望的兒子說:“讀書不是最終的目的,讀書是為了明理,是為了要懂得忠孝廉節的大義的。死讀書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