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到底要說什麼,王通臉上的笑容更盛,繼續說道:
“在遼鎮拿了你們的,你們想必心疼的好像是割肉一般,你們李家也為大明流淚流血,也要給你們補償,邊牆外的廣大土地和人口,都是你們的了,建州這邊本帥已經清場,各軍想要怎麼分,你們自己談,海西那邊、北山那邊,你們想要拿多少,就自己靠本事去拿,要不然,歸化商團就要過來搶了。”
大家都是愣住,王通這話實際上和王錫爵在宴會上的話沒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說的含蓄,一個直接罷了。
邊牆外的開發肯定是難處多多,不過終究是個補償,而且海西女真和北山女真那邊如何,遼鎮的人都是清楚的,雖說不如遼鎮幾個大城開發的充分,但也不是蠻荒之地,抓來女真人作為奴隸耕種,而且這邊短時間內肯定不會設定文官統治,稅賦什麼的都不用考慮,自然獲利豐厚。
“人參、獸皮、以及各色山貨和木材,你們能夠把持的住這個得利多少自然不用本帥說明,能向著各處販賣鹽貨和布匹等日用品,這個也是大利。”
話說到這裡,遼鎮諸將臉上的憂色盡去,幾個年輕的甚至眉開眼笑起來,驅使農奴種地,每年畢竟是利益有限,可這商貿一開,當真是金山銀海,遼鎮夠資格身份的人都在天津衛的商行貨棧中有股份,自然知道這商貿之利到底能到什麼樣的程度。
左右盤算,似乎這個更合算些,來到這邊的諸將到底是年輕,總想著琢磨些新東西新進項,李成梁只是關注田產和鹽、茶、馬這三項,雖然穩當,但上上下下早就是定好了,大家一來嫌不夠,二來覺得太悶氣,都想著自己開啟一個局面,王通這麼一說,思路開了,情緒都是振奮起來。
王通所說的“歸化商團”,他們當然知道這個代表著什麼,這些人在草原上惡名遠揚,遼鎮也多有聽聞,聽王通提起,大家卻情不自禁的有了緊迫感,看來要抓緊,等那夥惡狼衝進來,別什麼都不給大家剩下。
倒是李如柏相對老成,想到的東西也和大家不一樣,他咳嗽幾聲,壓下了眾人的嘈雜,上前抱拳說道:
“大帥,屬下們做這些事雖然有心,但畢竟不熟,也怕生手亂作,辜負了大帥的信任,而且這商路縱橫,沒個懂行的人也不行,天津衛三江商行和遼鎮交道打的多,上上下下都熟,屬下厚顏請大帥給個面子,讓三江商行過來幫忙,指導我等,也好有個規矩分寸。”
大家都是一愣,然後遼鎮諸將都是一同躬身下去,請王通幫忙,王通看著李如柏,心中也是感嘆,這等武將不會打仗,做官卻是一等一的心思玲瓏,請三江商行過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幫忙,分明是請王透過來發財,最大這一份好處還是要讓王通吃下……
要是作戰練兵有這樣的心思,那王通也不必來救援了……
一千零一十
京師這邊的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本來遼鎮出現了那樣的大敗之後,朝野都是憂心忡忡,王通領兵東征,大家卻都鬆了口氣。
不管對王通是怎麼樣的看法,認為此人是忠臣也好,是奸雄也好,大家都承認一件事,他是用兵如神,百戰百勝的當世第一名將。
有這個認識在,遼鎮的敗局儘管突然而又難堪,可王通去了,大家也就放心了,而且敵人就是那麼回事,大明的第一大敵從來都是盤踞在歸化城一帶的俺答部,至於東部的土蠻,邊牆外的女真,實在算不得什麼,王通率領大軍連俺答部都滅掉了,那兩個又能如何,標準的土雞瓦狗。
如果說開始的時候還有什麼擔心,等瀋陽城下的那場大勝訊息傳回京師之後,大家都是明白勝局已定了。
對於王通功勞簿上又是添了什麼新內容眾人並不關心,既然勝局確定,何苦看著王通高興,大家忙些別的豈不是更好。
京津一帶,甚至算上山西、北直隸和山東這邊,凡是在天津衛、歸化城以及宣府那邊得了便宜的豪商富貴都是嗅到了商機,這幾年關外的上好山貨價錢飛漲,大家都是知道,等到王通率軍大勝了,這些貨物的價格想必會跌下來,只不過從前都是女真人和遼鎮那邊在把持著這個貿易,現在大家豈不是都有機會了。
京師的人訊息廣,他們也知道此戰之後,李家不可能獨霸遼鎮,遼鎮能不能存在都是個問題,從前那裡被李家經營的滴水不漏,大家沒辦法伸手,現在可是完全不同。
天津衛的商人們得到的訊息最早,他們的商業頭腦和眼光在天津衛已經被鍛鍊的非常出色,和其他處商人看事物又是不同,他們知道這一戰得勝,遼鎮的格局都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