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朝鮮人一直很眼饞白山黑水的富饒土地,他們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因為大明將那塊土地搶到手的緣故,按理說有錢後會更好面子,可很多東西卻變得更加赤裸裸了,絲毫不講究什麼體面,這兩名朝鮮軍將才問答了一句,卻看到祖承訓那邊幾十騎過來。
“二位大人,我家將主說了,等下就由二位大人率領朝鮮猛士充當前鋒,衝擊倭寇敵陣!”
“什麼?”
一聽這話,這兩個朝鮮軍將在馬上就打個哆嗦,怎麼讓他們充當前鋒,那李隘立刻是出聲辯解道:
“是不是錯了,我等來此是為了充當嚮導的!”
“怎麼會有錯,幾位大人在大明時每次都是哭著請戰,說要和倭寇同歸於盡,這次出城的倭寇並不強,正是立功的好機會!”
過來那名把總話說的不緊不慢,但刀鞘裡的刀卻已經抽出了半截,他身邊的人還有將箭支搭在弓弦上的,意思已經擺的很明白,你可以不去,但不去的後果是什麼,你也明白。
“多……多謝天兵給這樣的機會,我等這就去準備!”
遲疑再三,那金應瑞還是答應了下來,祖承訓的兵馬做這個倒是熟門熟路,朝鮮這千把兵馬步卒就直接丟在了後隊,卻把其中的三百名騎兵單獨抽調,驅趕到了隊伍的前面,向前行進的時候,祖承訓說話也是沒了顧忌。
“幾位朝鮮的大人,戰場上不講什麼別的,只講軍法,若是臨陣潰逃遲疑不前,我這裡刀子就砍下來了!”
朝鮮貴胄那是一定要會說漢話的,祖承訓這番話他們自然聽得明白,兇完了這一邊,祖承訓卻撥馬回到本隊,開口對親信軍將們說道:
“倭寇這火銃很是犀利,第一輪肯定要有死傷,等朝鮮人撞過去,距離應該在五十步到七十步內,弟兄們射箭好的都到前面來,一定要射一輪箭出來,破了這鐵炮陣,其他就好說多了。”
“將主,倭寇這麼多長矛兵,到時候列陣據守!”
“這個不用愁,你看看他們那模樣,現在都已經散了,他們可不是什麼虎威軍。”
能到平壤城西邊的城門開啟後又是關上,在高地上和前面的不少人都是盯著這個過程,馬上就有人去李如松那邊報信“倭寇並沒有堵上城門”。
隸屬於第三軍團黑田長政的久野重勝部已經是在護城河之前佈下了陣勢,作為一箇中規中矩的將領,他看到了對方的騎兵遠遠多於自己,所以為了保持陣型的厚實,不會在衝擊中散開,所幸是一個方隊,騎兵在前,鐵炮隊在後,更後面就是本陣,比較值得一說的是,一共二百餘騎兵,他留在身邊一百餘名,而且還是在陣型右翼。
陣型稍微擺好,久野重勝這一隊就開始向前行進,那邊祖承訓的兵馬也是直撲了過來……
這支以遼鎮班底為主的明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騎兵的數量足夠多,即便是祖承訓這邊是敗兵,東湊西湊,結果拉出去打也有過千騎兵。
這麼多騎兵排成幾隊前進,馬蹄落地,聲勢驚人的很,在這樣的聲勢下,久野重勝下面的步卒已經有些維持不住秩序了,久野重勝帶著黑色的南蠻盔,在那裡高聲喊道:
“後退著斬,第一軍團在看著,我們要給他們看看我們第三軍團的榮光,前進!”
武士們拿著刀槍拼命的督促足輕向前,足輕們儘管腳軟,可他們經歷的殺伐場已經是不少了,大概的秩序還能維持住。
在平壤城西門前的區域中,兩隻規模不大的部隊相遇,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戰術和花樣,祖承訓開始還率領三百騎兵在外圍遊弋,準備隨機應變,看到對方的做法之後,他索性是加入大隊直接的衝了上來。
雙方這麼硬碰硬的對上,大概交鋒的位置已經是能判斷出來了,指揮鐵炮隊的武士發一聲喊,鐵炮隊立刻是排列成橫隊,開始裝填彈藥檢查火繩準備射擊,身後的步兵也是展開,紛紛將長矛向前傾斜,排列之間拉開距離,這是為了鐵炮射擊之後的衝鋒作準備。
戰場上的這些動作都是最基礎的,不怎麼用武士的督促和吆喝,就已經是完成,熟悉的陣列展開,久野重勝這邊也漸漸穩住了心神,不管怎麼說,既然已經來到了戰場上,那也只有戰鬥這一條路了。
時間很快,明軍的騎兵已經衝到了跟前,實際上這個速度已經是祖承訓在控制,最起碼步卒還沒有和騎兵完全的斷開,還保持著隨時可以上來支援的距離。
“衝啊衝啊你前面的要是不動就行軍法砍了他!”
在馬上的祖承訓放聲大吼,下面的親衛也都是跟著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