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嗎?穿得這麼金燦燦的!”
從倭寇陣中奔出的這位騎兵,身上穿的盔甲頗為華麗,且不說從具足、護脛一直到胸鎧一應俱全,所帶的頭盔上面也有兩個鹿角似地裝飾,頭盔上還有血紅色的穗子,更加顯眼的是,他渾身的甲冑都是金色的,也不知道用了多少真金,反正在陽光之下金光閃閃,他手中拿著的長矛在矛尖兩側各有一個月牙般的圓刃。
這倭寇騎士出陣百餘步之後,舉起手中的長矛在那裡高聲喊話,在李如松的陣中只有懂朝鮮話的,卻沒有人懂倭語,一時間都是糊塗。
但對面那人做的倒是周到,那名跌跌撞撞的步卒扯著嗓子喊道:
“我是立花家武將安東常久,問那邊的明寇,可敢出來和我一騎打……出來和我一對一較量一番。”
所謂一騎打卻是日語中單挑的漢字寫法,這步卒滿口的朝鮮漢語口音,看起來應該不是倭人,翻譯有些紕漏也是難免。
這位安東常久喊完,在身後那些倭寇兵馬一陣鼓譟,聲勢頗為驚人,在明軍騎兵這邊,不少人都是朝著地上啐了口,李如松更是笑著道:
“遼國公說咱們遼鎮兒郎看戲看多了,我看那,這倭寇看戲也是不少,弄出這幅樣子來給誰看去!”
“將主,屬下出陣,一箭射死這孫子!”
邊上一名遊擊服色的大漢側身抱拳請戰,李如松剛要點頭,卻搖頭說道:
“喊二郎來!”
李如松自己叫李如柏老2,對自家部屬則是說“二郎”了,邊上親兵馬上過去傳令,不多時,李如柏從本隊已經騎馬趕來。
“老2,咱們人少,倭寇勢大,也要想法子提振士氣,前面那倭將,你有沒有把握陣斬了他!”
一聽李如松這麼說,李如柏興奮的滿臉通紅,在那裡激動的說道:
“從小熬練這武藝,到現在快有三十年,大哥你都未必是我對手,何況是這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雜碎,讓我出陣就是!”
李如松點點頭,看著李如柏轉身就要出去,還是開口叮囑說道:
“這不是戲文評話裡的武將單挑,你要小心些,打不過就走,咱們大軍過去動手就是!”
“老大,你瞧著吧!”
那邊李如柏興沖沖的已經去了,李如松在那裡吐了口氣搖搖頭,李家將門從小都是聽三國之類的評話長大,別的沒學會,都對著兩軍交戰,雙方大將先出來單挑比斗的段子喜歡無比,奈何上了戰場後也知道這個是戲文做不得真,李如松性子沉穩些,對這等事也就是當個樂子,李如柏可是飛揚跳脫的世家將門性子,最喜歡這等場面,平日裡沒有,今日雖然是生死大戰,卻有這個機會,怎麼能不激動。
倭寇出陣的安東常久已經吆喝三遍了,倭寇陣列的氣勢也是越來越盛,正準備撥馬回陣,卻看到在明軍陣列中也有一名將領騎馬出陣,對面的明軍大隊也是叫喊轟然,氣勢也是高了起來。
李如松身上的虎威板甲是最好的那種全身馬鎧,專門定做不說,每日還有親衛打磨擦拭,在護肩和胸鎧部分都有裝飾,陽光下一照,閃亮無比,真是銀甲大將,也是威風無比。
看到這邊有人出陣,那金甲倭將一提馬卻是迎了上來,他身邊那名步卒卻是跑回本陣去了。
這種武將單挑的局面,就算在倭國戰國中也是極少的,更無論,遼鎮和宣府那種打生打死的地方,雙方計程車卒看到這樣的場面都是興奮無比,暫時忘掉了接下來的事情。
彼此的步卒和騎兵都有不少是在泥濘地中行軍停駐,可兩名武將的對打就可以選擇好一些的地面,到了這個時候,連鼓聲都小了很多,似乎為了讓這兩人專心的比鬥,雙方彼此緩緩拉近,誰也沒有驅動馬匹先跑。
在這樣的時候,要在儘可能的條件下讓自己處於最有利的狀態,節省馬力也是一個方面。
靠近到二百餘步的時候,或許一先一後,或許是同時發動,雙方都是驅動馬匹加速,雙方迎面對沖了起來。
真是陣前決勝,所用的手段並不比戰場上的不同,生死搏殺就是那麼簡單,雙方都是將長矛放平,要藉助馬力將對方衝刺下馬。
不知道兩軍陣中誰先發聲,一時間都是鼓譟起來,都是大聲的喝彩鼓勁,李如松的注意力沒有放在李如柏的單挑上,卻是用在觀察倭寇大軍的分佈,還有這一塊的地形,聽著越來越想的喝彩鼓譟,忍不住笑著說道:
“二郎那裡恐怕興奮的嘴都咧開了,這樣的場面他小時候就想要啊睡不著就和我講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