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都是對王通敬畏非常,到時候伸手自然是容易。

有一件事王通沒有去講,北有天津衛,南有松江府,海運和海貿會越來越發達,早晚有一天,漕運這個體系會崩潰,不過這也不是壞事,漕運勞民傷財,耗費巨大,保留該保留的,其他荒廢就荒廢了吧!

回到自己府中,王通猛地反應過來一件事,松江府的位置不就是後世那個繁榮無比的巨型都市嗎?怪不得自己提出松江府……

——

上海的地理優勢得天獨厚,這也是近代那麼多城市開埠,最繁華的卻是上海,和上海相近的地方則是美國紐約,有興趣的書友可以查查相關資料。

九百六十二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松江府即將開埠的訊息在奏對的第二天就開始在京師流傳,開始僅僅是訊息流傳,畢竟這是國家大事,誰也不敢確定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不過六月底的時候,鄭皇后的弟弟鄭國泰去往天津衛,在三江錢莊提了一大筆銀子乘船去望江南,這件事讓大家全明白了。

萬曆五年在天津衛的生意人,本錢不過百兩,只要這幾年不犯錯,到現在手中隨時可以拿出五萬兩以上的現銀,這就是跟住了天津衛開海的大好形勢,想不發財都難,這個機會多少人看著眼饞卻沒有趕上。

如今有天津衛成功的例子在前,松江府也要開海,大家再不抓住這個機會,那就太傻了。

就算你再有疑慮,可鄭國舅已經衝過去了,這就是最好的保證,眼下勳貴第一的鄭家都拿著真金白銀的過去,還等什麼。

北直隸一帶沒有趕上天津衛的一干富貴人家紛紛派人前往,攜帶者大筆的金銀,如果不是三江保險行積蓄了大批的金銀,可以讓三江錢莊調撥,短時間內,三江錢莊差點沒有金銀可以給出來。

不過,最早過去的是三江系統的人,錢莊、保險行、商行的大批人手乘坐海商們的船隻趕往南方。

不管松江府如何,有一點可以確定,能撈到最大便宜的就是王通這邊,對這個萬曆皇帝並不反對,臣下發財做君主的自然樂見其成,只要不掌控就可以。

實際上,鄭國泰之所以這麼急著去,就是因為了解到了三江系統資本大舉南下的訊息,讓他感覺有了保證。

對松江府開埠一事,朝臣們的態度頗為複雜,最該發話的戶部因為宋纁的那次失言,反倒是沒了什麼聲音,其他的人怎麼想,都想不出有什麼不可以的道理。

倒是有不少號稱清正的大臣以及言官清流上疏痛斥這等重利重商的風氣,認為長此以往,豈不是道德敗壞,聖賢大義將在何地,上疏的同時,往往都是寫信給家中,讓家人速去松江,不要耽誤了發財。

“訊息應該是從皇后娘娘那邊傳到鄭國泰手裡,然後才在京師散佈開來。”

李文遠沉聲說道,治安司很容易就能找出訊息洩露的源頭,王通笑了笑說道:

“陛下既然和皇后娘娘說,自然就想到了這一層,我們也不用操這個心了,訊息傳出去,松江府短時間內必然萬商雲集,這就要興盛起來了,不過,話說回來,早去的確發財,有了這個風傳的訊息,南直隸的水師對海上管的也不會那麼嚴了,大批海船海商業協會過去,眼下那邊收稅管事的還不齊備,做一筆生意就是賺一筆的。”

“王兄弟,天津衛那邊的事情我知道些,若是松江興盛了,天津衛豈不是要衰敗,那裡可是王兄弟你的根本之地。”

“不妨,大明的生意盤子太大了,天津衛做的是北地生意,松江做的是南方生意,各吃一塊,松江開埠之後,三江系統在那裡一樣發財,還是多了個渠道,而且天津衛如今金光閃閃,天下人都是盯得緊,有了松江那一處,大家也不必總盯著天津衛。”

呂萬才聽到王通的回答後,頗為信服的點點頭,王通端起茶水喝了口,繼續說道:

“鄒公公那邊傳了訊息出來,說是田義對我等不善,說大家行事謹慎小心些,不要被田義抓到什麼把柄。”

呂萬才搖搖頭,開口說道:

“這田義就是讀書讀壞腦子的,你一個內官,做人做事和外面的文官學什麼,王兄弟聽過這個沒有,上次北直隸的鄉試,田義託人將自己的卷子混入,結果考官還真把他錄取了,他逢人便誇耀,得意非凡,真不知道想什麼。”

宦官實際上也是讀書人,和外面計程車子文人受到的教育一樣,宦官不可能參加科舉,他們對這個總有幻想,田義這麼做倒也能想通。

“不管他,我在朝堂立足,又不是靠著他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