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笑著點頭說道,“局”這個官衙名字,只是用作內廷相關的衙門,這個國稅局一聽就是內廷的。
“萬歲爺,王大人這法子高妙,不過這麼一個從京師到下面縣的大衙門,從籌備到設立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且不說這個,朝中的糾纏恐怕就要積年累月,還是要有個應時見效的法子才是。”
田義又是說了句,萬曆皇帝回頭瞥了眼,神色淡淡,田義身子顫了顫,躬身退了步,萬曆皇帝轉過頭,卻順著田義的話頭說道:
“王通,還是要有個見效快的法子才是,眼見著這國庫裡的銀子一點點少下去,雖說現在還沒什麼大礙,但朕心裡著急啊!”
萬曆皇帝對賦稅之事有一種執著,這個倒不是今日,不過今日朝廷上的爭論卻讓萬曆皇帝有些鑽牛角尖了。
“陛下,松江開埠如何?”
王通腦中電光一閃,脫口說道。
——
九百六十一
大明禁海,在隆慶年又逐漸恢復海貿,但開的不過是廣州、杭州、泉州等四個港口,其他各處依然如故。
松江這邊原本是良港,但是在海盜猖獗的時候,江南地方官府直接將松江港口封禁,現在海上來的也就只有漁船了。
不管萬曆皇帝或者田義,他們都完全不知道王通為何要提起松江府來,這根本和眼前的談話完全沒有關係,再弄出一個和天津衛一樣的聚寶盆,杭州也好、廣州也好,和這個松江府有什麼關係。
王通這一說,萬曆皇帝和田義的臉上都露出了迷茫的神色,王通自己也是愣了,他是個理性冷靜的人,下意識的脫口而出,這種稱得上是冒失的行為實在是罕見。
不過轉念一想,王通卻發現自己這個建議是深思熟慮,下江南辦差去過鬆江府之後,這個想法就一直存在於腦海,只不過在合適的情況下說了出來而已。
“松江府?”
萬曆皇帝疑惑的問了一句,臉上的表情很有趣,心想朕的詢問你就算想不出也要裝出一份深思熟慮的模樣,怎麼脫口就說出來了。
“陛下,是松江府,陛下,可否拿地圖來,臣憑藉圖樣為陛下解說!”
萬曆皇帝做了個手勢,田義立刻去一邊吩咐,有小宦官匆忙的去了,王通開口說道:
“陛下,天津衛因何興旺發達,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陛下庇佑,這地利人和也是要緊的,地利是天津衛是個海港,可以彙集南北和外洋的貨物,他又是運河的樞紐,是北直隸的南北轉運之地,人和貨物可以便捷的從四面八方來,又從這裡去往四面八方,天津衛又距離京師近便,京師豪富天下,從天下各處來的貨物有人買,也有人有多餘的銀子過去做生意,這是地利,而京師商鋪眾多,善於商業的人手從上到下都是眾多,天津衛草創之時,不愁人手填充,有這幾條,天津衛才滾雪球一樣的越來越大,越發的興旺發達。”
殿堂中變得很安靜,萬曆皇帝和田義都是聚精會神的聽著,天津衛的成功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是個很神奇的事情,一定有什麼神佛庇佑的緣故。
莫說是外面的旁觀者,就連天津衛的財神廟都是興隆無比,香火不墜,但聽王通這麼一解說,眾人才發現,其中還有這麼多的道理。
殿中每個人都在想,這就是所謂的“生意經”,今日聽到的一定要牢記,沒準什麼時候就可以用到,王通又是繼續說道:
“臣為何說松江之地,松江府不僅有良港,靠著長江口,又有河流聯通江南各府,還匯通運河,連線天下,江南地方,富貴千年,比京師還要更勝一籌,江南工商發達,人手也不會缺乏,地利人和,勝過天津衛就許多許多了。”
萬曆皇帝拍拍桌子,突然開口說道:
“田義、王通留下,其他人退下,今日所言不得外傳。”
在殿中伺候的宦官們都是齊聲領命,很快就退了出去,萬曆皇帝又是說道:
“田義,拿紙筆將方才所說的都記下來。”
紙筆就在田義手邊,立刻在這邊飛快記錄下來,萬曆皇帝沉思了會問道:
“松江府地利一事,你詳細解說。”
正在這時,外面有小宦官送地圖過來了,田義出去拿進來,直接就在御座之前鋪開,萬曆皇帝起身,王通蹲在地圖前,伸手點住一處,開口說道:
“陛下,此處是松江府了,順長江自松江府向西,沿江一路西行,過南直隸,江西、湖廣,自松江府開始,松江府、揚州府、蘇州府、應天府、寧國府、安慶府、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