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女真漢子發出了更大聲的慘叫,淒厲的慘叫漸漸安靜下去,於峰手中的刀還是不停的劈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於峰眼淚已經流了下來,在臉上結成了冰,他的板甲上迸濺的全是鮮血,板甲甲板上坑坑窪窪,這一路的追殺中,於峰被射中四箭,如果不是這個板甲,他早就死了……
遼陽和瀋陽距離不遠,但大軍行動務求穩妥,差不多要三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大軍啟程的第一天,派出去的義勇騎兵開始歸隊。
很多出去的人沒有回來,不光是跟隨著義勇騎兵的伴當,很多義勇騎兵也是一樣,但也有不少人回來,原本就是遼鎮家兵出身的那些人往往都有首級斬獲,義勇騎兵中出色的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回來。
於峰迴來的最早,帶回的腦袋數量僅次於幾個參將親兵出身義勇騎兵,這一類義勇騎兵回到大軍之後,虎威軍馬隊立刻支付了現銀,並且招募他們入軍,在騎兵中單獨列為一營,稱為探馬營,軍功軍餉倍於普通騎兵,但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也是最危險的,負責偵緝探路,遮蔽戰場。
能力出眾並且帶回五個首級的於峰,被提拔成為了探馬營中的一名小旗,經過前期慘烈的獵殺和反獵殺,在遼陽和瀋陽官道周圍,已經很少有韃虜的遊騎活動,各路韃虜得到訊息也是受到了阻礙,而王通本部騎兵並沒有動用,各軍騎兵也沒有動用。
很多遼鎮軍將親衛家兵出身的人本就是主家派遣來這裡效命,並不願意加入,這個王通也是由得他們,共有三百人來加入探馬營,虎威軍騎兵本身抽調五百人編入其中,這些騎兵負責周圍大軍周圍三十里內的探子和遊騎的絞殺。
不願意加入探馬營的義勇騎兵七百,加上虎威軍騎兵五百,王通直屬親衛三百,共一千五百騎作為大軍機動和警備。
這些一共加起來,跟隨大軍的虎威軍騎兵只有一千騎……
遼陽城內的人也都知道,現在走在遼陽瀋陽之間官道上的大軍只是虎威軍七個團加上輜重和炮隊,而遼鎮自己四千騎、薊鎮兩千餘騎、大同兩千餘騎、宣府千餘騎兵以及虎威軍馬隊千餘,則是自遼陽城向西,沿著遼鎮和草原邊境的一系列堡子軍寨趕往鐵嶺衛。
以遼陽為出發地,沿官道去往瀋陽,然後再向鐵嶺衛這才是最短的路線,可現在這個走法實際上沿著遼河一路北上前往鐵嶺衛,多走了近四分之一的路程。
可如果從補給上來考慮就比較合理了,萬騎所需要的補給數量很是巨大,而在遼河沿線的邊境上,大批軍寨堡壘仍在,儲存富足,這騎兵大隊只需要攜帶一日的糧秣,其餘的都可以就地取得,速度實際上是提高的。
不過行軍和補給是一回事,大軍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取勝,王通這邊不過萬餘的步卒,千餘的騎兵,加上炮隊和輜重隊才不到一萬六千人,而瀋陽城下的女真和蒙古聯軍接近四萬的數量。
至於去往鐵嶺衛的各鎮聯軍也不過是萬餘騎,而科爾沁部和蒙古各部的聯軍在鐵嶺衛下的騎兵近三萬。
依舊有探馬能夠接近大軍,畢竟千餘騎兵的數量有限,無法面面俱到,在這樣嚴密的遮蔽下所看到的資訊可信度就愈發的高。
實際上,遼鎮各處,從遼東到遼北,從明軍控制的區域到韃虜控制和活動的區域,這幾天都漸漸知道了訊息。
薊鎮萬餘步卒留守遼鎮,各鎮援軍的騎兵去往鐵嶺衛,王通自帥虎威軍前往瀋陽解圍,這種戰術稍微知道些兵法的人都覺得荒唐,敵分幾路,你也分幾路,你的每一路還比敵人的每一路要弱。
遼南一代,分手副將孫守廉已經打的很吃力,已經是落了下風,根本沒有辦法幫忙,甚至還需要王通這邊的援助!
而且目前遼鎮的局面和韃虜不同,遼鎮現在元氣損傷,抽調出來四千精銳之後,其餘的力量只能是在每一處要點固守,無法再行增援,而韃虜這邊則是從容很多,目前奴爾哈赤隨時可以在赫圖阿拉進入遼鎮增援,任意增強每一路,韃虜這幾路人馬還可以互相支援,隨時可以集中更優勢的力量。
東征大軍來到遼鎮,所有人都覺得局勢要變好,誰也沒有想到,現在局勢變得更壞。
王通明明是個善於用兵的將領,又是取得了那麼多勝利,卻沒想到他做出了這麼荒唐的分兵幾路之事。
如果說這麼做有什麼深意倒也罷了,可沒有人能看出來,如果說這些都做不到,能夠做到守密也好,可訊息卻在遼東遼北傳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韃虜能打這樣的勝仗,也不是蠢笨之人,他們自然明白該如何應對。
遼陽和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