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了這種變化的各家勢力,都是小心翼翼的向著平戶滲透,掌握這麼一個貿易港,哪怕僅僅掌握這個貿易港的部分,都會有巨大的利益,不說別的,鐵炮和火藥的輸入,就會讓自己在爭霸中取得了不起的優勢。
這樣的滲透沒有幾年,沈枉又回來了,大家都能看得出來,沈枉手中的人力和財力比起離開的時候又是有了膨脹,眾人又都是小心翼翼的退出,幾家做的太明顯的,還主動派人去找沈枉道歉。
沈枉勢力的變化讓九州和附近的大名們驚駭不已,在他們看來,沈枉當年的實力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巨大,已經是頂點一樣,怎麼過了不久,又有這樣的發展,海那邊的大明帝國到底積蓄著怎樣的財富,真是不可思議……
一千零五十
活動在平戶所在的肥前國與筑前國之間的一股盜賊,足足有千餘人,經常會威脅到平戶的存在,這些盜賊劫掠陸上海上的商人,經常打敗當地大名的軍隊,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白,這股盜賊是毛利家的武士為骨幹的力量,招募了大友家的逃兵還有對馬的海賊等等,就是為了針對平戶這塊地方。
毛利家在西國的勢力根深蒂固,儘管豐臣秀吉已經是獨霸倭國的態勢,並將九州的各個大名壓服,可毛利家依然朝著九州伸手,在平戶不能被他們控制在手中的時候,就一定要讓這平戶不能發展的過快過大。
沈枉回到平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剿滅這一股盜賊,沈枉他們這一夥對平戶這一帶熟悉的很,這一支盜賊很快就被查明瞭去向,然後被團團圍住。
毛利家的武士在整個戰國都有驍勇頑強的名聲,九州這邊除了島津家的戰士之外,其餘的勢力都談不上善戰,他們對這支盜賊都很是懼怕,倭國大名和下面的家臣們雖然知道海主的勢大,可心裡也有幾分鄙夷,認為海賊如何能與陸上的武士相比。
沈枉派人去清剿海賊,各處大名以及國人眾的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思,如果吃了虧,那麼大家就要來談談條件了。
不過戰鬥很快結束,給這些坐井觀天的倭國武家又一次震撼,三水王沈枉的手下不僅僅是能衝能打,而且在戰鬥中使用了火炮,將這股盜賊徹底的殲滅。
戰國的各個大名手裡也有火炮,那是個可以雙手抱住發射,被稱為是“大筒”的東西,說白了就是一種減弱版本的虎蹲炮。
被倭人稱為是南蠻的白人和倭國的貿易往來很密切,在幾個港口城市還有屬於白人的商館和教堂,更有所謂的“切支丹”大名,也就是信奉天主教的大名,比如說在九州的大友家就是一個。
這樣密切的往來,那種真正的火炮倭國也是有的,但數量極少,大都是安放在主城上作為守禦的武器,比如說大友家的那門鎮城神器大炮“國崩”,這門火炮才不過是六磅炮而已,而且很是落後。
他們從未想過在野戰中也可以使用火炮,那種有輪子,用兩匹馬就可以拖拽行動,然後可以迅速的安放發射。
本來那支盜賊還想著衝出去,被兩發炮彈轟過去之後,整個隊伍都支撐不住崩潰了,然後被沈枉的手下分割殲滅。
出乎眾人意料的戰鬥結果大大震懾了九州的各個勢力,相關的訊息不光是在九州大名中流傳,也迅速的被送往大阪和三河等處。
每個人都是這麼想,如果我得到了這種強大的武器,或者是我得到了沈枉這個大明海主的助力,這是可以爭霸“天下”的力量,當然,這個天下說的是倭國。
龍造寺家和有馬家這種沒什麼大志向甘於臣服的人就罷了,島津家、大友家以及毛利的家臣小早川家都過來詢問,看看能不能取得沈枉的支援,最起碼也要能夠購買到這種火炮。
儘管倭國現在還是有幾十個大名,上百個勢力存在,但這些都被豐臣秀吉掌握,面對著掌握千萬人口,幾十萬軍隊的勢力,沈枉也不敢像從前一樣太過肆無忌憚。
結盟這件事他都是婉拒,但銷售火炮這個事情他卻應承了下來,對這樣的武器,倭國各方士林都願意花重金來購買,一門火炮可以賣到比大明高几倍甚至幾十倍的價錢,而且用來支付的貨幣還是黃金。
這樣巨大的利潤是沈枉不會拒絕的,再出價達到一個高度之後,沈枉就開始答應買賣火炮了。
實際上沈枉銷售火炮的來源不多,唯一可靠的就是天津衛,那邊售賣的小號戰艦上面帶著十幾門火炮,都可以拆卸下來售賣,按照在倭國賣出去的價格,幾門炮甚至就可以將整艘船的本錢賺回來。
至於沈枉用來和盜賊戰鬥的火炮則是他花了重金從三江匠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