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首先,已經漲了三成到四成的關外各項特產價錢迅速下跌,孫守廉等於是天津衛的人,他既然在遼鎮權勢漲了,那各項貨物肯定是滾滾而來。

和孫守廉升官的訊息一樣,遼鎮李家承諾,今後天津商團在遼鎮的待遇和本地商人一樣的訊息也迅速的流傳開來,這個同樣代表著天津商團和遼鎮的貿易將大大順暢,不像是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有人為的阻礙。

各項關外的貨物跌價,幾個有遼鎮背景的商戶都是賠錢,他們一直在囤積,卻沒想到轉眼間就風雲突變。

關外的各項貨物跌價,只有大木卻不跌反升,遼鎮那邊透過水路運來的大木用作建築,用作造船,都是一等一的好材料,商路一被阻礙之後,大木的價格立刻是飛漲,但木場的存貨也是不少,為了賣個高價,都是屯了起來。

按說這次開禁,水路立刻會有大批的木材過來,價錢應該跌下去才是,可實際上,一開禁之後,公私船廠立刻開始向木場採購木頭,而且是多多益善。

遼鎮如今向天津商團敞開了大門,那就代表著更多的商機,更多的貿易,為了應對這個,就應該有足夠的運力去支援,大家都需要船,需要更多的船,需求高漲,這價錢自然也是上漲了。

天津衛的各個匠坊和天津衛的船廠一樣突然變得繁忙,原因是來自歸化城商團的訂單大大的增多。

天津衛生產的火器和鎧甲的確質量精良,但價錢同樣不低,歸化城的商團雖然因為草原上的貿易發了財,可購買這些兵甲的時候還是要精打細算,現在卻放開了購買。

購買火器和鎧甲,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都要稽核,而且買方要有擔保,務求不出什麼亂子,不過這次來買的人,都是在歸化城,在山西的大商號,憑證齊全,這擔保的買方,不是某某勳貴,就是某某大員,要不然就是地方上某某大戶。

這地方上的大戶往往家中出過什麼致仕的尚書侍郎之類的,那都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大族高門。

可以想見,除卻兵器和鎧甲作坊繁忙之外,打造大車的作坊也是忙碌起來,大車對木料的需求也是旺盛,進一步帶動了木料的上漲。

過來採購的一干豪商還提出了條件,工匠能去歸化城最好,可以格外多付銀子,如果不能的話,就請在宣府的張家口堡那邊交貨。

王通這邊差不多同時得到的訊息,宣府那邊的糧秣價錢都是漲了,因為有商戶在那裡大肆蒐購,屯在靠近塞口的倉庫裡,似乎有什麼長遠的打算。

和這些相比,天津衛,準確說是整個北直隸的軍鎮境內,開始有各色人等招募勇悍之士說是擔任商隊的護衛,價錢開的不低,而且還許諾了種種好處。

宣府和薊鎮,包括京師北邊的密雲衛幾個地方,都出現了大批開小差的兵卒,而且還是以老兵為主,這些人都是因為同一個原因開小差,被豐厚的報酬吸引,被草原上的自在日子吸引,這不是虛言誆騙。

各地邊兵多有在歸化城為豪商護衛者,吃肉喝酒,搶掠放縱,這些美好前景對有些本事不懼廝殺的邊兵來說,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在天津衛的三江商行衛隊之中,也有大批的人經不住“誘惑”去應募,也有虎威軍的一干老卒,甚至在京師錦衣衛中都有不少人過去,這個自然是王通預先的安排,在裡面先打好自己的基礎。

實際上這聲勢鬧的太大,東廠、錦衣衛、順天府,甚至連刑部都有訊息,但有關於歸化城的事情,那就是和王通相關,而且如今歸化城還是御馬監在管,這又和宮內相關,實在是敏感的很,大家都知道,但沒有人敢主動提起。

還是萬曆皇帝在朝會之後私下問王通,王通的回答很簡單:

“這些商人膽大包天,要對科爾沁部動手,但按照臣的分析,勝算最起碼在六成以上,臣覺得,讓這些商戶去跟韃虜動手,不必花費國帑,不必折損陛下的軍兵,何樂而不為呢?”

對萬一輸了的質疑,王通的回答也很直接:

“輸了也就輸了,若是小敗,自然無妨,若是大敗,給科爾沁部必然也有殺傷,到時候陛下正好藉機滅掉科爾沁部。”

“……這些商人好像是胃口越來越大的猛獸,在草原上搶的多了,草原上沒得搶了,草原再怎麼說,也是不如內陸,萬一他們?”

有明一代,民間豪強何曾有這麼大的動作,這麼大的膽子,萬曆皇帝自然有這樣的擔心,王通的解釋是:

“陛下無須擔心,商戶護衛最大者不過千餘,最小者不滿百人,他們身後各有勢力,歸屬各處,也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