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域,俺答部被滅掉,這裡出現了真空,殘餘的大小部落又被歸化城的商團和山陝的各股地方勢力迅速的肅清,可這也帶來了問題,那就是歸化城商團能分到的也就是商貿之利了。

山陝的豪門大族人力充足,對草原上也是同樣的熟悉,在河套地區分割地盤,開墾荒地,絲毫不落於人後,偏生歸化城商團沒辦法和他們去搶,大家在歸化城經商,但根底畢竟都在大明,而且都是山陝一帶的人,除卻那些勢力派過來的商戶之外,其餘的人根基都不深,自然爭不過。

還是那句老話,人若是富貴太平了,自然不願意冒險爭利,肯在歸化城經商的這一干人原來在大明也未必有什麼富貴。

眼看著西邊的大利被各方勢力爭奪瓜分,而自己這邊除了三江商行之外,其餘的人都吃不到多少,大家肯定是不甘心,但也沒辦法去爭,家小什麼的都在山陝一帶,還是有所顧忌,不敢強硬。

大家西邊吃不到,目光都是集中到了東邊,歸化城以東,儘管那邊的蒙古大部科爾沁、察哈爾還有朵顏三衛等等,當年都對俺答部表示了臣服,但那不過是表面上的稱臣,那些大部落都是各行其事,甚至和俺答部和時有衝突。

而對草原東部,宣府、薊鎮和遼鎮三個邊鎮跟他們的衝突並不多,真正大的戰鬥,就是王通參與的兩場,和最近遼鎮發動的那場。

宣府和薊鎮求穩,以守成為主,遼鎮那邊要養賊自重,借韃虜為自家求富貴,這些年都沒有太大的動作。

科爾沁部佔據著水草最豐美的多倫,又和關外各部有這樣那樣的聯絡,察哈爾部儘管被俺答部和其他各部打壓,但這些年也算是太平,又有黃金家族的大義名份,也是維持下來了,實際上,兩個大部落的勢力一直是在膨脹之中。

因為兩個大部落膨脹,又因為大明的三個邊鎮不弱,雙方一直維持著平衡但很緊張的局面,所以貿易只在宣府張家口和薊鎮喜峰口,以及遼鎮邊牆外幾處很固定的地方開展,而且規模並不大。

還是因為三江商行的加入,才讓這邊的生意規模突然變大,鹼業和牲畜貿易極為紅火,但即便是這樣,在這片區域,大明商人和草原上的關係很少,而且地方上的勢力因為燕山山脈的阻隔,和草原上也沒什麼太多的關係。

也就是說,歸化城東邊到遼鎮邊牆的廣大草原上,也有各處豐腴之地,也有各種財貨充盈的大部落,但卻不會有人來搶了。

目前來看,有心思這麼做,而且有能力這麼做的,也只有歸化城的商團,多少土地,多少牛羊,多少財富,這實在是太誘人了。

和察哈爾部的大小衝突又證明了一件事,歸化城的商團和他們並不是不能打,打了也未必吃虧。

孟鐸的信上並沒有說這麼多的內容,因為商團眾人並不會和他說這麼多,但三江商行那邊卻有更細緻的文報過來,因為商團眾人將三江商行看作自己人,將王通看成和他們一類的人。

“……不需侯爺派出一兵一卒,我等願為侯爺再打下一個歸化來,倒是請侯爺奏明天子,派官佐牧守即可……”

這話是牛根生說的,看著豪氣干雲,實際上也是提前打個招呼,如果商團們的隊伍吃了虧,少不得還要朝廷這邊出頭,說白了還是要讓王通這邊出頭。

“這就和小孩子打架,開始話說的滿滿,然後外面吃了虧還是要找大人出頭一樣。”

王通的書房之中難得這麼熱鬧,天津衛的張世強、孫大海、古自賓等人都是來到,王通說了說信上的內容,笑著說道。

下面都是湊趣的笑,古自賓自從加入王通集團之後,家產膨脹了十倍,幾十倍,也有了個錦衣衛總旗的官銜,身家地位都是大大提高,但他算是三江商行的大掌櫃,歸化城、宣府、天津衛幾邊經常跑動,也是辛苦,兩鬢白髮不說,臉色也比一般人黑些,都是奔波之苦。

“侯爺,牛根生他們一干人應該是在去年就開始準備了,歸化城去年十月的時候有個鋪子開張,這家鋪子不賣貨物,只是為一些初到歸化城的商人商戶提供護衛,有些大的商戶在走貨的時候也會去那裡僱傭,不過這家商鋪的護衛未免太多了些,山陝宣府,甚至河南的武人都被招攬過來,在三江匠坊中買火器最多的人也是他們,難不成就是為了這件事預備的?”

王通沉吟了下,開口說道:

“這件事譚將那邊有過書信,他特意在四處農莊調團練來歸化,就是為了防備這個鋪子,但一直沒有什麼異動,還向譚將那邊和虎威軍那邊請老兵老卒過去做教頭,我原以為是那些商人們的一個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