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答什麼。

“這江南地方,最能打的是誰?”

這問題問的含糊,盧大到底是個平民百姓,走過的地方雖然多,但這個也是不知道,不過還是回答說道:

“小的還真是不知道,不過大家都是說魏國公徐家的家兵家將,那是第一等強兵,小的遇到的人都說他們強。”

魏國公徐家差不多有五百多名家將,近千名平素作為家僕的家兵,這些人作為骨幹,可以搭起幾萬大軍的架子來,這個不管是錦衣衛的檔案中,還是軍將們的議論,都是如此。

一路南行,邳州那樣膽大包天的事情只是遇見了一次,其餘各處,儘管沿岸的兵丁、鹽丁上船檢查的次數頻繁了些,倒是沒什麼兇險。

不過話說回來,在大明腹地有巡檢和駐軍勾結,劫殺船上的客商,甚至還有過往計程車紳官員,這樣的事情有一件已經足夠驚世駭俗,如果多了,那真是國將不國。

淮安府已經派人過去查辦,這個案子,南直隸的兩個巡撫,甚至京師刑部都可能被驚動,要看追究的人到底想要查到什麼地步了,王通也懶得關心。

他看到的是,淮安、揚州兩府,鹽商的勢力大過天,多次在碼頭上看到鹽政巡檢訓斥岸上的兵丁和差役,沿岸這些鹽丁以虎威軍的要求來看算不得什麼,但對比本地的這些兵丁差役,卻可以稱得上是精悍。

地方上鹽商把持一切,手上又有一定的力量,更不必說財源充足,這樣的兩淮之地,實在是有太強的獨立性。

若說維持兩淮鹽業是為了大明的財政,可現在鹽商們就是大私鹽販子,食鹽專賣的利潤大筆流入他們自己的手中,國家拿到的卻是越來越少,這樣的鹽商存在,只會是大明江山上的蛀蟲,根本沒有一點的好處。

盧大果然和他說的一樣,對各處的掌故知道不少,比如說安東縣縣令到任,他除了收取鹽商賄賂之外,還想多撈銀錢,讓自己的幾個親信家人在城內設卡查私鹽,也就是三天的光景,這些家人晚上都被人砍了腦袋,更神奇的是,被砍掉的腦袋在夜裡丟進了那縣令的臥房之中,那縣令直接驚嚇的昏過去。

這還不算完,沒幾天,就有人在府衙控訴這名縣令貪贓枉法,這官也不要做了,直接被下到了大獄之中。

更有新奇事,揚州府駐紮的一個營某日河上行軍,結果船翻不少人落入水中淹死,但實際上是這個營的營官用兵丁販運私鹽,卻和鹽商們查緝私鹽的隊伍火併,堂堂官兵被鹽丁巡檢打的落花流水,死傷慘重,然後那營官還被上司怒罵,最後降職了事,死傷那些人無處了賬,只能說是行軍時候淹死。

“江北這邊是鹽商,江南那邊是地方上的豪門大戶,江北這邊鹽商雖然跋扈,可對上南邊那些大族高門,也要低頭服軟,謙卑客氣,每年江北的鹽商都要給江南一些高門送上厚重的年節禮品,就是為了讓自家生意能順利做下去,至於官府,江南那邊眼中更沒有官府,地方上百姓打官司去衙門的少,去當地名望家中求個公道的多!”

盧大隻當故事來說,王通聽的卻是感慨萬分,真不知道這南直隸還是不是大明的南直隸了……

如果沒有在邳州遇到那些事情,王通這一行一路南下都不會暴露行跡,但邳州那件大案一發,訊息已經傳遞開來,王通到了南直隸境內的訊息,該知道的人都是知道了。

既然是查辦徐家侵佔田土一案,又是由海瑞的上疏發起,王通應該先去南京和海瑞見面,然後再去松江府。

南京這邊一干官員也在等待王通到來的訊息,可自臨清州那邊開始,欽差的隊伍就好像是消失不見,一干人正糊塗的時候,卻又收到邳州那邊的報告,眾人一邊埋怨,一邊安排人去半路上迎接,再出亂子大家可都擔待不起。

在南京這邊收到訊息的前幾天,松江徐家的相關人等就已經知道,對於江北來說,松江徐家才是他們真正需要敬畏的物件。

南京城內最顯赫的勳貴就是魏國公徐家,和京師那些沒有實權的公侯伯相比,南京守備這個職司等於就是徐家世襲,別處守備不過是上不得檯面的武官,可南京守備就和京營都督差不多的位置,兵權威重。

天下間有個說法,就是徐家代天子掌東南,雖然頗為誇張,可也說明徐家的權勢。

欽差王通來江南,當代的魏國公徐志濤若是客氣,可以去見個面,若是不想見也沒人說他不是。

王通船隻過高郵,在揚州府內的路程走了一半的時候,魏國公府卻收到了一封信。

在魏國公的書房之中,他的親衛頭領在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