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他這邊哭訴還沒有說完,就看到王通猛地拍了下桌子,聽到一聲大響,倒是把鄭國泰嚇的渾身顫抖,其餘的話都裝到了肚子裡去。

“也罷,王某受陛下的大恩,沒有陛下就沒有王某的今日,個人的權位得失算什麼,小亮和鄭官人且歇息片刻,王某這就去準備。”

鄭國泰渾身都是放鬆下來,剛要說感謝的話,卻聽到王通搖頭感慨說道:

“只怕這次的事情做完,就要告老還鄉嘍!”

這句話王通說的輕鬆,鄭國泰在一旁一時間卻找不到什麼勸解的話,他雖然年輕,可對朝局政治也多有了解,恐怕真是如王通所說了。

歸化城多馬,準備起來還真是容易,當天下午,王通將家眷安頓在這邊,率領護衛人馬離開了歸化城,這次王通不過是帶了百餘名護衛,而且都是商隊的打扮,一人三馬,沿途基本不停,快速跟去。

趙金亮和鄭國泰二人都是養尊處優的人物,這一路不停的賓士,實在是苦了他們,不過到這個地步,他們自己也顧不上叫苦。

不過讓他們驚訝的是,回程可要比來的時候快很多,因為沿途到了馬匹需要休息和補充的時候,總能找到休息和補充的地點,不需要多少安頓的時間,而且在大同鎮和山西境內,儘管王通等人是喬裝打扮,但在沿路上沒有被任何人攔下檢查或者盤問,有幾人明顯不是王通手下,但卻在這一路上很吃得開。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大朝,這一天,京師六品以上的官員在奉天門這邊參見皇帝,都是穿著朝服,按照大禮叩見,隨後散朝,這個大朝會並不商議任何事情,是純粹的禮儀活動,算計自五月初萬曆皇帝不上朝以來,一直到七月中,萬曆皇帝都沒有在臣下面前露面過。

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儲君,這件事差不多已經是板上釘釘,基本可以確定了,儘管萬曆皇帝並沒有下旨和明確表態。

這次言潮的主要策動者在六月下半到七月間,總感覺有些彆扭,因為輿論大方向雖然不變,卻總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出現。

比如說大家並沒有將力量專注在立儲上,反倒是執著於討好慈聖太后李氏,比如說建議讓黃宜分去天津衛任地方官,比如說讓武清侯李文全重新執掌京營,這些事只要立儲完畢,重新確立了太后和大臣們的話語權,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何必急在這一時,而且除了李文全和黃宜分,還有人推薦其他太后一系或者是武清侯一系的人,這就是胡鬧了,若是全讓武清侯一系的人得了好處,那大家這麼鬧做什麼,何苦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這麼折騰,卻將慈聖太后點醒,她這邊卻也不急著催促萬曆皇帝定下,只是看宮外這些人的表現,如果不推武清侯和黃宜分到了他們該去的位置上,慈寧宮這邊也可以慢慢的等待,如今這個局面,左右朱常洛已經接入了慈寧宮,主動權在這邊。

宮外的人無奈之下,只好是改變了方向,立儲在奏疏中的比重變小,大部分人都去支援武清侯和黃宜分以及其餘幾位的任命。

萬曆皇帝似乎也沒有了脾氣,就是在這樣的事情上開始和朝臣們開始扯皮起來,而且做的也頗為天真,雖然不上朝,但奏疏什麼的卻有批覆,這和上朝沒什麼區別,大家難道怕扯皮不成。

這麼糾纏了一個月,京營勳貴都督和天津衛的地方官,這本不是可以輕忽的任命,不光是太后和武清侯那邊想要,其餘各派也是眼饞,這就難免會有糾纏,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還沒有出個結果。

很多人不願意繼續拖下去了,越折騰,變數越多,而且萬曆皇帝這麼做也讓人摸不到頭腦,到現在,立儲和官員任命這方面的事,萬曆皇帝一件也沒有答應。

許多一時間頭腦發熱,湊個熱鬧的人都已經沒了熱情,京師中已經恢復了些平靜,但都察院,翰林院,以及六科的給事中,各部的郎官們,這些低品官員,清流中的中堅人群,奏疏卻從未放鬆。

內閣大學士們都是袖手旁觀,六部尚書的幾個人卻一直表明自己的態度,七月初的時候,兵部尚書張學顏告病,請求致仕還鄉。

兵部尚書張學顏是六部中一直不怎麼參與立儲之事的,而且私下裡對這一干人頗有微詞,說是為一己私利擾亂朝綱,這句話傳了出去,張學顏就開始被人圍攻,且不說那些抨擊他的文章和言論,說張學顏道德敗壞,請萬曆皇帝罷免此人的奏章就是不計其數,更有“熱血士子”聚攏到張學顏的府門前鼓譟叫罵,也是在什麼牆壁上貼文告,寫黑字,多是謾罵之詞。

不光是這,張學顏在兵部的差事都有些做不下去,任何的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