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話講了,怎麼,天下人都知道了,戚夫人不知道?”

“薊鎮總兵的私事,薊鎮上下誰敢胡亂議論,也就是宮裡的人盯著的事情多,所以才知道的詳細些,不過啊,戚繼光終究還是怕老婆,他那兩房小妾的事情,據說家裡就鬧了幾個月,這齊武的娘死得早,也就不必跟戚夫人講了。”

宮內的人盯著的事情多,這話說得明白些,就是派往邊鎮的監軍太監和身邊的宦官隨從,監視薊鎮上下,這等主將的私密事,自然也在他們的關注之內。不過這等事也不必說破,王通沉吟了下,又是開口道:

“齊武是戚繼光私生子的事情,宮內宮外恐怕都知道的,若是跟著兄弟,會不會惹來什麼?”

鄒義無所謂的笑了笑,開口說道:

“旁人在王兄弟這年紀,做事冒失莽撞,王兄弟倒好,老成的不像是這個年紀,戚繼光若是在薊鎮的位置上待著,自然有干礙,現在他過氣了,這算得什麼,就算大家知道,也只會稱讚王兄弟重義寬宏呢!!”

王通笑著點點頭,也不再說話,至於戚繼光所說的國戰之事,雙方則是閉口不談,這件事牽扯太大,一切留給萬曆皇帝定奪就是。

半路上在路邊的店裡燒了點熱湯,眾人拿著乾糧對付了一頓,算是午飯,太陽剛偏西的時候,就已經到了崇文門那邊。

可也巧,到了那邊,卻看到一隊錦衣衛打扮的兵卒押著十幾個垂頭喪氣的人正在進城,王通記憶力出色,卻看到那十幾個垂頭喪氣的人中,有幾個正是在早上見過,轉頭吩咐了句,一名隨從就騎馬過去詢問。

過去亮明瞭身份,那邊錦衣衛一五一十的回答了,然後離開,原來是白日裡巡捕司的探子跟著出城,有的去了其他州縣,可也有人直接躲進了京師外的莊子中,四處查問了下,卻發現藏人的莊子經常出入牛馬。

這莊子是個田莊,平日裡出入牛馬作甚,有了疑點,當即調人衝進去,把一干人都是抓了個正著,一問,卻是六部某郎中的莊子,莊子裡的下人和城內的混混們勾結,專門在城內偷竊牛馬,然後送到城外來銷贓。

偷盜牛馬可是重罪,抓到了這樣的罪犯可是大功一件,定有獎賞,這一隊人都是興高采烈的。

王通對身邊的鄒義笑道:

“天津衛那邊有個笑話,說是在京師拿一把沙子撒出去,砸到十個,九個是官,還有一個是有功名的,抓賊也能和部裡的郎官扯上關係,真是有趣。”

城門那邊的守城兵卒知道鄒義和王通兩人是貴人,不敢阻攔,只是躬身諂笑著相讓,鄒義也不理睬,只是笑著回王通的話道:

“一個郎中扯出這樣的腌臢事情來,只是會想著怎麼撇清了干係,那還敢有什麼別的心思,不過這城內城外這樣的當真不少,下面的人胡作非為,主家未必知道,等出了事情,主家卻脫不了干係,跟著倒黴。”

兩人說了幾句,卻是直接到南街那邊下來,就在振興樓一樓找了張桌子,鄒義將摺子遞給了王通,開口說道:

“王大人看著無錯,就請署個名字,咱家呈給萬歲爺。”

隨從們都跟著進了屋子,雙方自然是公事公辦,稱呼也變了,王通接過摺子,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然後拿起筆署上名字。

“咱家這就入宮覆命,王大人,這差事還沒完,萬歲爺可能還要問詢一二,王大人您做個準備。”

“多謝鄒公公提醒。”

王通笑著起身相送,他心思卻不在宮內如何,而是還在這戚繼光所說的話上,不管是那一世的記憶還是這一世的認識,草原上韃虜始終是大明的一大害,戚繼光分析的很有道理,目前的形勢對比,對大明是極為有利的,若真能將草原上的幾個大部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還真是利國利民,千秋萬代的功業。

辦完這個差事,王通去了一次都指揮使司衙門的值房,自從宮內下旨,王通上疏之後,王通在這錦衣衛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就是個擺設,王通才是大權獨攬,專抓實務的那個。

原來王通的值房比較偏,地方也小,自然是任大同等幾人有意無意的小動作,但局勢明朗下來,駱思恭在這樣官面上的事情上卻絲毫不含糊。

衙門中除卻錦衣衛都指揮使有一個獨院,其餘兩位同知和僉事則是分四間房,共用一間獨院,王通定了職司後就開始大興土木的翻修,將錦衣衛都指揮使司的院子擴大了兩倍,變成了駱思恭和王通共用一個大院,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也代表著王通的地位。

儘管王通幾次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