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王通倒是想起了呂萬才那句話,“把言官們的心思養大了”,這等人做事無知無能,只會言談清議,添亂可以,對於國家卻沒有任何的用處,可如今天子要用這等人,他們就會越發的不知所以然,今後鬧出的亂子還會更多。
……
儘管巡捕司現在不過幾百人在南城各個街道上巡邏,但看到身著飛魚服,挎繡春刀,面色嚴肅的兵卒在街上來回走動,作奸犯科的人總歸會心存顧忌,不敢動手,各處的治安已經好了很多。
原本這等街頭巷尾的瑣事小案,都是由順天府的差役捕快們負責,錦衣衛如此盡心的辦差,他們可是清閒了不少。
街面上沒了事情,可進入四月以來,順天府這邊卻一刻不得閒,從府丞呂萬才向下,一直到下面不在編的書辦文吏,捕頭捕快以及最普通的差役,沒有一個人因為外面案子少而清閒下來。
順天府前任府尹黃森因為京中三陽教變亂被勒令去職,前任府丞陳致中替補坐上了府尹的位置,但卻不敢管事了,兼著治安司身份的府丞呂萬才則是大權獨攬。
呂萬才當年從推官、通判一路上來,整個順天府衙門上上下下都是熟悉,各處都有得用的熟人,他坐上這個府丞的位置可不比那些科舉上來計程車人,那些進士出身的人到了這個位置,只知道聖賢道理,卻不知道政事的實務,往往被下面辦差多年的幕僚和差役們矇混架空。
呂萬才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就是從下面做起,實務精通,加上又有治安司這個組織,想要矇混他卻是不容易。
從他到府丞這個位置上起,順天府上上下下的人就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在呂萬才手下偷奸耍滑,那就是自己找死。
不過進入四月後,順天府卻比往常累了很多,原因就是府丞呂萬才突然興之所至,要查這些年的案子。
所謂案子,自然不說有什麼多年未破案子,只是要統計每年發生的,由百姓們報過來的大小案子,事關偷搶矇騙的案子。
百姓怕見官,很多事情寧可吃虧也不願意告到官府去,可畢竟也有吃虧吃太狠的時候,何況京師是天下第一大城,進進出出的人更是不少,有這樣的基數在,這案子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順天府的風氣並不怎麼好,但畢竟是天子腳下,不知道那家百姓背後站著是誰,又有巡城御史,滿城的清流言官盯著,行事也要多幾分規矩,不敢太過糊弄,總要去看看問問,當然,這案子破不破就不知道了。
照例,有人登堂報案,就要記檔,可每年多少案子,呂萬才要的又不是一年的,而是幾年的,而且還要求什麼鄰里爭吵,家中瑣事這種不要,只是要每年偷盜、搶劫、拐賣、設局坑騙這等刑案的記錄。
呂萬才在順天府做了將近二十年,想要對他交辦的事情矇騙拖沓可不容易,加上這位爺也是心狠手辣的角色,大家暗地裡抱怨,回家罵娘,可是差事不敢有一點放鬆,都是皺著眉頭抓緊忙活。
庫房中不少的文件都是被蟲蛀鼠咬,破爛的很,更別說辦案的時候有這樣那樣的貓膩,文件也是寫的含糊不清,整理起來頗為的麻煩。
但忙碌起來,一年年的案子數量也就越來越清楚,查這些案子的訊息,從一開始就被各方知曉。
如今治安司呂萬才做什麼都會被許多人關注,也有人以為呂萬才做這件事是為了針對某人,不過細細梳理這些年的案子,在呂萬才所查的範圍中,似乎都和如今的朝局起不了什麼干礙,也就不去理會了。
……
“大人,宣府的歷家前日派人進京送禮,內閣幾位,和兵部左右侍郎那邊最少都是八千兩起的禮物,宮中幾位公公都是一萬五千兩起。”
自從王通讓這侯萬才去打聽訊息後,侯萬才走動的明顯勤快了些,經歷司侯真那邊的訊息也不斷送過來。
不過他們能知道的訊息,王通這邊也是清楚,歷雲來知道自己可能出任薊鎮總兵的訊息後,立刻派人進京活動,按說這事情已經差不多定下,不必多做麻煩,但越是這等事就越怕有人歪嘴,送大佬們重禮,也算將不確定的因素消除。
而且歷雲來還給王通送了五萬兩,和張誠、張鯨以及內閣首輔申時行一個數目,歷家現在不用剋扣軍餉,光是皮貨和鹼上賺到的銀子就是如山如海,花得起。
送到王通這邊來的時候,卻讓王通哭笑不得,直接就沒有收,把人直接打發到天津衛厲韜那邊去,就當家裡給他送銀子了,王通可不缺這份銀子。
侯萬才自以為自家這訊息頗為珍貴,王通也不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