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張四維怒聲呵斥,坐在下首的一名年輕人面帶傲氣,起身施禮後告辭,這人一走,一名家人匆忙的跑進來,開口說道:

“老爺,小的剛從吏部得訊息,四老爺那差事被遊七的親戚頂了。”

“啪”的一聲,張四維把茶几上的杯子摔在了地上。

……

作者注:歸化城,就是今日的呼和浩特。

五百三十一

“荒唐,天底下的事情,都是讓這樣的糊塗人壞了的!”

王通書房外,護衛的兵丁都是目視前方,立正站好,不敢有一點的懈怠,他們很少見到王通發這麼大的脾氣,各個心下凜然。

“楊先生,說什麼韃虜若離散各處,必將互相攻殺,必將騷擾大明邊境,不得太平,這要怎麼樣糊塗才能說出來!”

王通把手中的信紙抖的嘩嘩作響,滿臉鐵青的和楊思塵說道,楊思塵也滿臉苦笑,搖頭不已。

從京師例行傳過來的訊息,山西巡撫上奏,說俺答汗死去,長子僧格都古楞汗欲娶俺答汗最寵愛的妃子三娘子為妻,三娘子自擁部眾不許,還準備圍攻對方的營地,說草原上合則太平,分則烽火混亂,對大明有百害無一利,三娘子素來仰慕漢家文化制度,請朝廷派欽差相勸,定有效果。

奏疏到了朝廷上議論,袞袞諸公居然贊同,說是自隆慶年到如今的相安無事,兩下太平,正是因為俺答汗總領各部,若就此分崩離析,肯定又要混亂,大明邊境肯定是生靈塗炭,烽火處處。

朝廷應該派欽差前往相勸,讓三娘子嫁給僧格都古楞,頗有些清流言語,說什麼戚繼光古北口外大捷是壞了太平,好在那場戰鬥有張閣老的影子,大家為了這身份地位還不敢亂說。

傳過來的訊息上說,慈聖太后李氏頗以為眼下皇帝年幼,太平為先,理應讓三娘子和僧格都古楞成婚,維持這俺答部的統領。

信來天津衛的時候,派往草原上的欽差已經啟程,這訊息到了王通手上,還沒有看完就是勃然大怒。

“草原各部離散,薊鎮、宣府、遼鎮兵馬正強,虎威軍可以從中出力,可以趁機在草原上各個擊破,消除這一大患,可居然要幫著韃虜整合,那豈不是要留住這一大害,真不知道是如何想,真不知道是如何的糊塗!”

王通看完之後,把信摔在了桌上,楊思塵苦笑了一陣,開口勸道:

“大人莫要生氣,學生若不是在天津衛隨著大人歷練,恐怕也是贊成朝廷舉動的,動大兵,流水一般的花費銀子,太平了這麼多年,也不願意邊塞出什麼亂子,何況戰功大頭算在武人身上,朝中諸公沒什麼好處,還讓武人們得意,朝中誰會願意。”

看到王通怒氣不解,楊思塵又是說道:

“自世宗肅皇帝二十五年之後,邊塞對敵未有一勝,還是薊鎮戚總兵,遼鎮李總兵那邊鎮守,才慢慢有了太平,大人這兩次大捷還是太少,朝中諸公,估計還是擔心的。”

王通站在那裡長出了口氣,雙手狠狠的拍了下桌子,恨聲說道:

“那山西巡撫也是糊塗之極,這局勢也看不清嗎?”

說到這裡,楊思塵卻冷笑了一聲,不屑的說道:

“大人這卻想岔了,山西巡撫如何會糊塗,他不過是不想多事罷了,大同邊鎮從來都和韃虜不清不楚,世宗肅皇帝的時候,俺答汗率部從大同破口,卻不攻打大同鎮,而是避開南下,為這個事情可是砍過腦袋的。”

聽到這個,王通心情反倒平復了些,嘆了口氣說道:

“歸化城就在大同鎮北,韃虜若有動作,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大同邊鎮,若是那邊不亂,一切規矩不變,大同那邊自然是太平。”

楊思塵笑著點點頭,王通搖了搖頭,緩聲說道:

“讓京師那邊多盯著些此類訊息,不要旨意發出,我們這邊才知道何事,徐廣國不是在京師交遊嗎,總歸能打聽到。”

楊思塵點頭應了,又低聲開口說道:

“大人,還有一樁,這樁事的利害張閣老如何不懂,不過也是贊同勸合,恐怕也和如今大行一條鞭法有關,對韃虜用兵,牽扯方方面面,風險更不必說,如果顧了那邊,恐怕這一條鞭法就顧不上了!”

“看來戚大人做不了了,要本官這邊來做!”

王通說了句沒頭沒腦的話,正說話的時候,卻聽到窗外變得喧鬧,王通伸手拍拍額頭,開口說道:

“險些忘了這樁事,都是被京師這些糊塗人氣得!”

楊思塵起身笑著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