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
“真和鄧營官所說的一般,咱們這次帶東西帶的多,可也佔了天冷的便宜,地面硬似鐵,要是春夏秋的時候來,這輪子陷進土裡就是個大麻煩……”
……
北直隸和山西從天下的範圍來看,距離不算遠,可走起來 卻麻煩的很,山西表裡山河,自成一體,除卻大同那邊,各處進入山西的道路都難走的很。
不過萬曆七年臘月出發,萬曆八年正月怎麼也到了,乘快馬自京師走真定府過葦澤關入山西,順官道西進去往太原府,從太原府南下去往汾州,然後北上大同邊鎮,如果不愛惜坐騎,只管一路跑的話,臘月到正月這段時間也足夠了,如果這一路上有山西地方豪族幫忙的話,更不必說。
何況從京師來山西的人去的還是勇勝伯余家,那山西各處更要給個方便……
四百二十三
“這勞什子天氣咱們兄弟還要出來當差。是不是去年沒拜那路神仙啊!”
“可不是,汾州冬日裡還好,太原府就冷了三分,還他孃的要去大同那邊出口子,大正月的去吃刀子風……”
太原府入大同鎮的官道上,十幾匹馬,兩輛馬車正在行進,馬車上沒挑什麼旗號,可看那木件的做工,拉車馬匹都是一個顏色,車伕身上都是皮袍罩著棉襖,就知道這馬車肯定是大戶人家的座駕。
再看馬上的騎士,各個都是護衛的打扮,毛呢的大氅披著,馬鞍一邊掛著直鋒長刀,另一邊掛著弓箭,各個都是壯健漢子。
如此騎兵護衛,如此的座駕,這就不是簡單大戶人家的說法了,肯定是那位貴家的要緊人物。
但太原府北部在臘月正月間是極冷的,走在路上的確遭罪。那兩個落在後面的護衛就在那裡低聲的抱怨。
前面一個護衛拉了下馬,稍微慢了些,和後面兩人並排後低聲呵斥道:
“還不閉嘴,那客人是大少爺的貴客,你們這些話傳到大少爺耳朵裡,還不得被扒皮抽筋。”
“三哥,要出口子啊,冷成什麼模樣,要能在大同府城呆幾天也是好的,摟著大同娘們舒舒服服睡些日子,兄弟們也賣命做活不是,可這一天不得歇息……”
被這二人這麼一說,那三哥也有些動容,不過這時候前面那馬車的門開啟,一個漢子探身出來,開口吼道:
“各位兄弟,今日晚上就過陽方進大同府,晚飯時候,每人五兩銀子的賞,大家加快趕路,要能進早進大同城一天,就讓大傢伙歇一天,一切開銷我家老爺包了!”
在餘家做親兵護衛,管吃管住一年實打實十五兩現銀到手,已經算是不錯,這突然開出的賞格當真豐厚,何況還有去大同玩樂一日的說法。
眾人本來已經懈怠下去的心情一下子高漲。在那裡怪叫連聲,就連車伕都來了精神,手中馬鞭抽的啪啪作響,又是快了些。
……
大同府和尋常府縣一樣,但出了大同府城再向北,就必須要有大同邊鎮開出的關防文書,大同府副署的路引,才能出去。
因為再向北走,出了拒牆堡,或者向東些出虎峪口以及其他幾個口子,就到了韃子控制的所在,算是敵國之地,必須要嚴查的。
話是這般說,可大同府甚至山西上下不知道多少人靠著這邊貿發財,大同鎮的邊將有和韃虜官方貿易的權力,下面守口守關的兵丁靠著私自放行商旅出關撈點小錢,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明白。
但對於百姓平民,在大同府行走會感覺格外的麻煩,因為處處都是邊鎮軍兵的盤查卡子,稍有不對就被拒之門外。
可勇勝伯余家的那支小車隊卻沒有這個麻煩,亮明餘家的身份。大家都是客氣放行,大同鎮現在還有二成左右的軍將是勇勝伯的舊部,更別說餘家是和韃靼貿易的大商家,據說總兵官在其中也是有股的。
就這麼進了大同城,這邊是去往草原的最後一箇中轉地方,凡是和草原韃虜做生意的大商家都在大同城開有鋪面,做個儲運中轉。
勇勝伯家的車隊進了一家大客棧停駐,護衛們自然拿著賞銀去了煙花之地,卻有幾個人護著一箇中年男子去往勇勝貨棧,這邊在一年前是勇勝貨棧第一大分號,直到今年才被天津分號慢慢趕上。
這年節當口,夥計們回家的回家,店鋪冷清的很,不過那中年人一到,整個店鋪都忙碌了起來,有路過的人瞥了眼,發現居然有十幾輛大車已經裝滿了貨物,看著要出去的樣子,大家都是納悶,這時節還有什麼生意做。
第二日,護衛們腳步虛浮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