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何如此的重視。

除了天津之外,其他的事情他除了看,大佬們根本不讓他伸手,這樣無聊的生活下,萬曆皇帝就越發覺得西苑是個好地方。

在那裡,除了瓊樓玉宇這樣的華美景觀,那種幽靜,那種完全屬於他一個人的感覺,讓萬曆十分的舒暢。

御書房畢竟太侷促了,能有這麼一個讓他徹底放鬆,徹底屬於的天地,小皇帝非常的迷戀,西苑本就是個完整的宮殿,他讓人在那裡騰出了房間,安排了宮女和宦官過去值守打理,一有時間就過去遊玩。

御馬監提督太監孫海自然也不會閒著。只要萬曆皇帝過去,他一定是陪在身旁。

就連孫海跟隨的體驗都和其他人不同,馮保和張誠就像是萬曆關係遠近不同的長輩,兩人或訓誡,或建議,或勸說,處處管著萬曆皇帝的行動想法,外朝的張居正則是個嚴厲的老師,管的一絲不苟。

其餘的太監、大臣,萬曆皇帝能感覺出來他們在恭敬背後都有一種疏遠,這些人知道他們自己的主子不是萬曆,而是馮保或者張居正。

孫海不同,孫海言語行動都是為了讓萬曆高興,處處拍馬奉承,讓萬曆皇帝感覺到沒有什麼不順心的地方,跟他在一起就是舒服。

似乎是很突然,在萬曆六年的臘月,御馬監提督太監孫海突然就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且不提其他的太監如何想,兩位太后對御馬監和皇帝親近都表示了默許,畢竟讓皇帝抓住軍權也不是壞事。

……

這時節南北往來要一月之間,一艘船從江南啟程順著運河抵達北方,然後回返。算上各處交辦,兩個月時間也是要的,有的船來到北面做生意,往往還留在北方多跑幾個地方,時間就要更長。

天津衛運河這邊抽稅的訊息真正在江南傳播開來,也就是九月、十月期間,然後江南的人家盤算著自己被抽去了多少銀子,再寫信給北方的人,這差不多就要十一月十二月了。

京官多南人,家人寫信過來抱怨,也肯定有人說家裡出錢供你讀書。好不容易掙下個功名卻不能維護家裡之類的話。

不過前段時間天津衛香亂,京師的言官們都吃了個悶虧,雖說上面有大佬們維護,沒什麼懲罰,可那訓誡也讓人灰頭土臉。

何況現在年關將近,大家也都忙著過年,還是安靜些,不要鬧騰太大過不好這個年,一切等年後再說。

可年前京師各處會館,比較富裕的官員家中,每天都是不少士子文官聚集,大家彼此議論商議,議論的全都是這天津衛的稅關……

……

“陳先生,洪武九年的時候,山西平遙主簿成樂任官期滿,州府考核結果以其‘能恢辦商稅’褒其進京朝見皇帝,可卻被太祖‘稅有定額,若以恢辦為能,是剝削下民,失吏職也,州考非是’,反倒是下旨申斥降職,這是為什麼啊!”

在潞王朱翊鏐的書房中,對面坐著國子監祭酒陳戈,他是當世大儒,也是李太后為潞王請的老師。

聽到潞王提出這個問題,鬚髮斑白,身材高瘦的陳戈微微點頭,起身說道:

“殿下,太祖爺立國之時,曾見韃虜以重稅盤剝百姓,以至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有此為鑑,太祖爺在洪武二年才頒佈了‘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的律法。”

潞王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又是翻開一頁繼續看了起來,國子監祭酒陳戈坐回去,和身邊的一名文官交換了下眼神,都是面露嘉許。

那邊看完了書,潞王那充滿稚氣的臉上卻有大人般的沉思表情,抬頭又是問道:

“牟先生,世宗肅皇帝三十九年的時候,楊時喬榷稅杭州府,他讓木商自己寫下收入,然後徵稅,一年得稅銀一共十五兩,可天下間卻交口稱譽,稱為明臣,並且從杭州府升了浙江的參政……可身為朝廷臣子,不該為朝廷多收些銀子嗎?”

陳戈邊上的那個文官也是起身,他身材發福,個子只到陳戈的肩頭,年紀也是不小,他是翰林院檢討牟乃奎,也是極有名氣的大家,開口回答說道:

“殿下,天子富有四海,百姓賺了多少,實際上就是天家賺了多少,左右都是一樣的,不與民爭利,民富國強,以聖人之道治理,這才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太祖爺不重商賦,成祖爺時又有‘婚娶喪祭時節禮物、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買既稅之物、車船運己貨物、魚蔬雜果非市販者,俱免稅’的規矩,這都是聖君風度,愛惜百姓的大德。”

這兩位都是老夫子一般的人物,當世聞名的大儒,博聞強記,歷代的實錄,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