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這麼一個店鋪之後,實際上也就是有了在天津衛做生意的資格。
南來北往的商人們選擇貿易物件的時候,肯定優先要找一個有店鋪門面的,而不是找住在客棧中或者在街邊遊蕩的。
而且幾個月以來,已經漸漸形成規矩,沒有店鋪的話,客商們根本不會理會,比如說,海船上運來的貨物,有京師來的商人持幣待購,可海商寧可把貨物賣給在天津衛有店鋪的商人,然後再由這些商人轉售。
說白了,就是一個信用,租用天津衛的店鋪,無形中,天津衛的官方也對這信用有了擔保,買了這店鋪的人真是坐地發財,沒買的則是後悔不迭,如今不知道多少人拿著銀子在這邊等著買。
王通開口許給他們幾個,已經是好大的人情,不過陳思寶喝了口茶,卻笑著湊過來說道:
“王老大,在天津衛做個商行貨棧的確賺錢不少,可說不上保險,兄弟下面的掌櫃算過,現下在天津衛做的好了,一百兩銀子一年後賺一百兩,可有個風險在,大筆銀子投下去本來賺錢的生意可以就砸了,保險行,一百兩銀子一年下來能賺個五十兩,可年年能賺,只多不少,這每年店鋪的租金是多少銀子……”
“如今保險行股本已經有二百萬,不能再加銀子進去了,再加銀子進去,一年恐怕分不出什麼銀錢來,不過,你們幾個手裡的錢有多少?”
保險行是王通用來降低天津衛貿易風險,和控制天津衛商業的一個手段,開始的份額定下,就不會允許外人插手了。
問起銀子多少,陳思寶又靠近了些,聲音壓到更低,帶著些得意的說道:
“各家都出了些,五十萬兩還是有的。”
王通眼睛眯了下,沉吟了會才開口徐徐說道:
“保險行那邊怕是不能,不過倒是有個別的生意能一起做。”
四百零九
陳思寶和唐四海幾個人最近雖然很得家中看重。但也沒有到談笑間弄出五十萬兩銀子來的程度。
榮華富貴說到底還是為了個錢字,京師勳貴人家倚靠朝廷撥下的那些俸祿賞賜是不夠的,節省著點或許可以,可誰家不是錦衣玉食,還要在外面擺個面子出來的,賺錢總是要多多益善。
賺錢的法子無非是收地租做買賣,京師左近,北直隸各府,也就是那麼幾處好田地,誰都死死盯著。
皇親國戚,內廷大太監,外朝大佬,那一年不為城外的爭水爭地鬧些紛爭,可莊子放的遠了,下人又未必信得過,上下其手的,賺到錢賺不到錢不說,沒準還要招惹麻煩。
做生意倒是不錯,奈何天下間哪有那麼多穩賺不賠的生意,穩賺不賠的還是在上面最大的幾個人手裡攥著,輕易不會撒手的。
其他的。祖祖輩輩好不容易弄出些銀錢來,難道在生意上賠了去不成,可這麼坐吃山空也不是辦法,爵位兩代三代的傳下來,和天家的情分也沒幾分了,沒銀子維持花銷,沒銀子上下打點走動,那就真維持不住了。
天津衛這邊開店鋪就能賺錢,生意紅火的驚人,但也有聰明人能看明白,在天津衛地方隨著大批店鋪的開設,這暴利紅火也會慢慢平靜下來,終究還是有人賺有人賠。
可這保險行卻真真看不出什麼風險來,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但真出事的能有幾家,賠付上丟不進幾個錢,但保險行的收益增值來自天津衛的基建和各項租金的收取,這可就是穩賺不賠了。
生意賠賺不說,可都需要走路,都需要用港口倉庫堆場,都需要租用商鋪,這錢不是穩穩當當的入賬嗎?
何況保險行各項生意都是由天津衛官府支派,還款的擔保都是用海上和河上的稅銀,這更是給人安了一份心。
這樣穩賺不賠,而且間接直接可以控制天津衛商界的保險行,王通也不會讓他們插手進來,目前王通三江商行和其他兩家貨棧商行在保險行有最大的話語權。如果再進來這五十萬兩銀子,立刻打破持股份額的平衡。
不過京師內的勳貴們湊出了五十萬兩銀子,並且讓陳思寶他們來詢問觀望,這樣的投資王通自然不會放過。
而且京師那些勳貴們有五十萬兩放在天津衛,為了這一大筆錢財的安危想,這些人肯定會站在天津衛這邊,為天津衛搖旗吶喊,提供幫助。
……
“莫說什麼閒錢不閒錢,這是京師多少家的銀子?”
王通直截了當的問道,陳思寶嘿嘿笑了兩聲,開口回答說道:
“我家和唐家出的最多,他們幾個家裡也都不少,其餘親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