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忙給倒了杯水,手裡還拿著壺的時候,卻想到了一件事,既然大佬們都覺得無所謂,那張誠的用意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王通遲疑了下,決定還是趁這個機會問問,難得這位鄒義願意講,眼下身在高處,看的越明白,摔死的可能就小些。

他放下水壺,搓搓手,遲疑的問道:“鄒大哥,多謝你說的這般明白,天意難測,陛下的心意臣子也不能妄加揣測,不過……”

王通欲言又止,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尚膳監食檔”,鄒義放下茶杯,滿臉都是讚賞的神色,雙手輕輕一拍,笑道:“王兄弟慧眼,一下子就問到了點子上!!”

四十三

“少年入宮,內書房讀書,幸運的進十二監做個寫字的差事,做的好,會為人,一步步累計年資升上去……若是上輩子積德,被司禮監的老祖宗看中,發往東宮伴讀,這就算一步登天熬出頭了。”

鄒義說這話的時候,態度已然變化,剛來送冊子的時候,彬彬有禮,可卻是一種矜持的客氣,而此時卻很是放鬆,悠然自得,好像在給朋友們講古一般。

“你想想,陪著聖上一起長大,那君臣主僕的情誼定然深重,太子登基,自然要用自己貼心的人,這東宮伴讀十有八九就要做那司禮監掌印太監,統管內廷,王兄弟,這麼說的話,是不是該咱們張公公當這司禮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內廷宦官第一人,代天子批紅核准,權重如山,大多數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地位高於內閣首輔,說是天下間僅次於天子的第二人也並不誇張。

不過,王通儘管對時事朝局懵懂,可也知道當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乃是馮保,而且提督東廠……

“張公公做不得司禮監掌印,按年資地位,做個提督東廠總該夠格,可這個也被馮公公兼領,你要是張公公,心裡苦不苦?”

鄒義問的輕鬆,王通苦笑著點點頭,卻不敢接話,但卻隱隱猜到了張誠下午的神色,和晚上幫忙的原因,鄒義繼續說道:“馮公公在嘉靖朝就在司禮監當差,如今三朝,太后信任,皇上敬畏,內閣張太師也是嘉靖朝的大佬,先帝的心腹之人,當今天子的老師,一言九鼎,皇上也要敬畏三分的,朝中有這麼兩位天子都要怕的大佬,那還有咱們張公公什麼事情?”

皇城上的鐘鼓聲音傳到屋中,王通身上顫了下,高處果然不勝寒,跌落很容易摔死,似乎自己已經不能回頭了。

“不過啊,馮公公和張閣老年紀都大了,皇上還小,時候還長,誰跟著皇上親近的時候多,誰將來的好處就越大……張公公每日裡陪著皇上,可他畢竟是一個人,比不得資格老的兩個,天下事難預料,誰也沒有想到皇上會碰見王兄弟你,太后也賞識。”

說到這裡,鄒義停住,微笑看著王通,王通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吐出口氣,覺得屋中寒冷異常。

可看看眼前的火盆中炭火正旺,此時不是天冷而是心寒,王通此時只想要一件事:“這輩子想要活的精彩,這世上又怎麼有白送上來的榮華富貴,搏一搏又有何妨。”

心中定性,王通很是鎮定的說道:“鄒大哥請繼續講,小弟正聽著呢!”

“王兄弟這等心性氣度,真不像是一個十四歲的人,張公公在宮內伺候皇上,王兄弟有這個大好機會,在宮外和皇上多多親近,內外合力,把皇上伺候好了,王兄弟,可願意嗎?”

鄒義含笑詢問,王通稍一停頓,就笑著抱拳說道:“為何不願意,鄒大哥,代小弟跟張公公拜謝,公公的好意小人銘記在心,永生不忘,定有報答。”

說了這般大事,王通儘管也有驚訝和忐忑,但整體的表現依舊是從容淡定,應允的也是氣定神閒。

鄒義點頭笑著站起,伸手撣撣棉袍,輕鬆的說道:“王兄弟的心意張公公明白了,時間還長,咱們慢慢來就是,時間不早,哥哥我也要去歇息了。”

伸手把桌子上那食檔塞回口袋,卻又掏出一本藍皮無字封面的厚冊子,放在桌上說道:“張公公找親信體已的人抄錄了一份,這份王兄弟就自己留著,做個參考。”

王通深吸了口氣,若是方才自己猶疑拒絕,這份抄錄的副本恐怕根本不會從口袋中拿出來,鄒義向著廂房走去,走了幾步卻回頭說道:“既然你我兄弟相稱,有句話總要忠告一二,這飲食烹飪終究是小道,難道王兄弟將來的前程是去尚膳間做個總管不成。”

王通笑笑,沒有接話,坐在那裡翻動冊子,這天晚上他可不能早睡,廚房的忙碌準備要時刻關注。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