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作為君主特別照料的事情,於是,為著避免自己由於袒護人民而受到貴族非難,同時為了避免由於袒護貴族而受到人民的物議,國王就設立作為第三者的裁判機關③,這個裁判機關可以彈劾貴族,維護平民,而用不著國王擔負責任。對於國王和王國說來,世界上再沒有比這個制度更好、更審慎,再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安全的了。由此,我們又可以獲得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結論:君主務必把擔帶責任的事情委諸他人辦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我們還可以得出結論說:君主因此必須看重貴族,但是不應該因此使自己為人民所恨。
①“議會”(“parlamento”即法語的“parlement”)這個機構在法國大革命前的職能與現代“議會”不同,它在路易九世的1254年,以“法國議會”或者“巴黎議會”之名,開始作為中央的皇家法院建立起來;其後菲利普四世於1302年召開第一次“三級會議”,使這個機構進一步確立。
②權力者(potenti),此處實指貴族。
③第三者的裁判機關(unoiudiceterzo)指上述“議會”。
有些人研究了羅馬皇帝的生平與死亡,也許會覺得,例項同我的見解相反,因為他們察覺在羅馬皇帝當中有些人立身行事一向卓爾不凡,而且表現出精神偉大的品質,然而,這些皇帝都喪失了自己的帝國,並且被那些謀反的臣民殺害了。
為著回答這類反對意見,我想討論一下某些皇帝的品質,並且證明他們滅亡的原因同我所指出的那些原因並無不同之處。同時我想把研究那個時代的行動值得注意的一些事情提出來討論一下。
我覺得,列舉那些繼承羅馬帝國帝位的皇帝們,上起哲學家馬爾科①下至馬西米諾②為例就足夠了。這些皇帝包括馬爾科、他的兒子科姆莫多③、佩爾蒂納切④、尤利亞諾⑤、塞韋羅⑥、其子安託尼諾·卡拉卡拉⑦、馬克裡諾⑧、埃利奧加巴洛⑨、亞歷山大'10'和馬西米諾。
①馬爾科·奧雷利奧(MarcoAurelio,121—180),羅馬皇帝(160—180),以斯多噶派哲學家出名,著有《沉思錄》。
②朱利奧·韋羅·馬西米諾(GiulioVeroMassimino,173—238),羅馬皇帝(235—238),被自己的軍隊殺害。
③科姆莫多(CommodoMarcoAurelio,169—192),羅馬皇帝(180—192)。
④普布利奧·埃爾維奧·佩爾蒂納切(PublioElvioPertinace),羅馬皇帝(193年),在位僅八十七日被叛軍殺害。
⑤馬爾科·迪迪奧·尤利亞諾(MarcoDidioIuliano),193年佩爾蒂納切被殺後立為羅馬皇帝,在位六十六日被元老院所殺。
⑥塞蒂米奧·塞韋羅(L。SettimioSevero,146—211),羅馬皇帝(193—211)。
⑦安託尼諾·卡拉卡拉(AntoninoCaracalla,188—217),羅馬皇帝(211—217)。
⑧馬爾科·奧佩利奧·馬克裡諾(MarcoOpelioMacrino,164—218),217年謀殺卡拉卡拉成功後,為羅馬皇帝,218年被殺死。
⑨埃利奧加巴洛(Eliogabalo)即瓦里奧·阿維託·巴西亞諾(VarioAvitoBassiano,204—222),以卑劣的怪癖出名,馬克裡諾被殺後,為羅馬皇帝(218—222),222年,時十八歲,被殺死。
'10'亞歷山大·塞韋羅(AlessandroSeviero,208—235),羅馬皇帝(222—235),在一次軍事暴動中被殺害。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在別的國家裡,君主只需要同貴族的野心、同人民的傲慢不遜進行鬥爭就行了,可是羅馬的皇帝們卻有第三種困難:必須容忍他們的軍隊的殘暴與貪婪,而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它曾經是很多皇帝滅亡的原因,因為要同時滿足軍隊和人民這兩方面是困難的。這是因為人民酷愛和平,所以總是喜愛溫和謙遜的君主;而另一方面,軍隊卻喜歡具有尚武精神的、殘暴貪婪的君主。
軍隊希望君主用後一種品性對待人民,使自己能夠獲得加倍的軍餉,讓自己的貪心和殘酷性得逞。因此,那些皇帝或者由於上代沒有遺下偉大的聲譽,或者由於自己沒有本領獲得偉大的聲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