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李嘉誠,也於1974年加入地產商會,並被推舉為會董。
就代表性和會員人數而言,因為香港地產商會是一個專業團體,當然不能跟中華總商會之類的綜合性、社會性團體相比;但就實際影響力而言,地產商會並不遜色於任何商業團體。它幾乎薈集了全港所有赫赫有名、富甲一方的大資本家和實力雄厚的地產公司,其會員經營的地產生意,佔全港總地產生意的7成以上。
而在“六七風暴”之後,中方就是從這個地產商會開啟突破口,同那些大資本家建立聯絡……
但饒有意味的是,不知道是否因為霍英東在地產商會擔任要職,風頭凌厲,一時無兩,而招致港府的注意;也不知道港府是否因此而要挫挫霍英東的銳氣——總之,在地產商會成立之後,霍英東的事業就連連受到港府的抑制和打擊。���
第二十五章�獨力投標寶地應得而失
1965年,港府為活躍地產市場,向全世界公開招標,拍賣黃金地盤——海軍船塢。各國投資者因對香港地產市場前景缺乏信心,不敢下標,最後唯有霍英東一人獨力投標。但港府見此,卻臨時取消拍賣,收回地盤。霍英東清楚看到港英方面有意限制他的發展,因而萌發淡出商界之意。
獨力投標海軍船塢
在“六五銀行風潮”和地產市道一派蕭條的情況下,地產公司破產的破產,幸而不破產的也是偃旗息鼓,靜觀時勢;而霍英東卻異常勇猛,依然大戰地產市場。
那年,霍英東又開始動工興建聯利大廈、銅鑼灣珠城大廈、尖沙咀漆鹹道高高大廈,以及青山道62號、城南道53號至55號和官塘雲漢街23號住宅樓宇,其中珠城大廈為霍英東與何鴻燊等人合資興建,裡面有後來被邵氏家族購買後改名為翡翠和明珠兩家電影院,當時由霍英東自己經營,除放映一些港產片外,還放映西片。據霍氏集團一名老資格職員所言,準備出售珠城大廈時,霍英東特別交待他,珠城大廈的樓盤交由胡漢輝的利興物業公司出售。他說,霍英東和胡漢輝那時關係很好,霍生這樣做,無形中是幫胡漢輝一把。
1965年,港府為了活躍一下沉悶、蕭條的地產市場,推出海軍船塢地皮,公開招標。海軍船塢地皮位於金門大廈至警察總部之間,即現今金鐘地段,面積達27英畝,是港府歷來公開招標的地皮中位置最好的黃金寶地之一。
為了吸引外國地產商參與競投,港府除了在香港大賣廣告外,還在倫敦和紐約的報刊登載廣告,但當時國際上對香港地產市場一致看淡,故沒有一個國外投資者下標競投;而在香港,不少地產商已是驚弓之鳥,談起地產皆驚魂失色,故也沒有人問津。
此時的霍英東,卻認為這是難得的投資良機,於是逆市而行,下標競投。結果,落標競投者,只有霍英東一個,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霍英東本來可以以較低價錢輕而易舉地投得海軍船塢的發展權。
但結果卻出乎霍英東意料之外。港府最後答覆霍英東說:只有你一個人下標,這塊地我們不打算賣了,收回來。
港府臨時收回地皮1995年7月的一天下午,在中區霍氏集團寫字樓裡,霍英東和我談起這段至今已整整30年的往事。他站在辦公室的視窗,指著右前方力寶中心、海富中心一帶對我說:“這一片,都是海軍船塢地皮,27英畝,100多萬英尺……”
“當時你下標多少?”
“那是地產最低潮時期,地皮不值多少錢,標價不高,好像只有幾千萬港幣。”
“港府到底基於什麼原因把地皮收回?”
“當時,情況很複雜。當然,港府有權取消競投。但我覺得,港府是向世界各國招標,到美國、英國、日本登廣告,鼓勵外國人下標。那些日本仔到香港來,港府還專門舉行酒會招待他們……”
“全世界都不看好香港的地產市道,為什麼你還是一定要下標?”
“開始招標時,地產市道還算可以,但不久就發生銀行擠提風波;到截標時,地產已經陷入低潮。那時,要下標,就要先交600萬元按金。可能很多人拿不出來,連‘置地’都不敢下標。”
“港府最後把地收回,有無說明是什麼原因?”
“沒有……”
“你當時有無埋怨港府這樣處理?”
“沒有……當然,政府有權棄權……”
“但你剛才說港府到處去找人來投標,到處做廣告,但你下標了,卻又把地收回去,政府是不是有意針對你,不讓你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