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中將的第24師團、武內俊二郎中將的第116師團,第6獨立守備隊、第3、4、12國境守備隊,由戰車第4、11聯隊組成的第2戰車旅團,騎兵第3旅團,由野戰重炮兵第5、7、12、20聯隊、獨立重炮兵第5、9大隊、獨立野炮兵第1聯隊組成的第8炮兵司令部;由野戰高射炮第53、54大隊、野戰照空第4大隊組成的第12野戰防空隊司令部;由獨立工兵第7、22、24聯隊組成的第1工兵隊司令部。
6軍司令部設海拉爾,承擔支援第5軍作戰任務,司令官喜多誠一中將、參謀長佐佐木登少將。該軍下轄鯉登行一中將的第7師團、西原貫治中將的第23師團、第8國境守備隊等部隊。
20軍司令部設雞西,控制海參威和遠東沿海地區,司令官國琦登中將,參謀長名倉柔少將。該軍轄兩角業作中將的第30師團、遠山登中將的第71師團等部隊。
關東防衛軍司令部設奉天,司令官安井藤治中將、參謀長吉岡安直少將。原轄李王垠中將的第51師團、第1、2、3、5、9獨立守備隊和幾個獨立旅團。此時,第51師團調往中國派遣軍第23軍,關東防衛軍新從本土調來了草場辰巳中將的52師團。
關東軍直轄部隊為川並密中將的第14師團、石黑貞藏中將的第28師團、馬場正郎中將的第53師團、戰車第二師團、第7獨立守備隊、琿春駐屯隊、第9國境守備隊、野戰重炮兵第2、10、18聯隊、第11、14、15、16野戰防空隊司令部、野戰高射炮第32、33、34、35、36、40、44、45、49、56大隊、牡丹江重炮兵聯隊、戰車第8、23聯隊、獨立工兵第27聯隊、野戰照空第1大隊、電信第3、4聯隊、關東軍野戰鐵道司令部:鐵道第2、3、4聯隊、迫擊炮第10大隊、瓦斯第3大隊、安藤三郎中將的航空兵團。
整個關東軍現在共有十五個野戰步兵師團、二十二個獨立守備隊以及大批的附屬部隊,總兵力仍然維持在70萬人。其中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剛剛進入山東作戰,留在東北、外蒙、遠東地區的共十二個師團。全軍部署仍然是以對蘇防禦為主,主力置於遠東、外蒙和支援上述地區作戰的黑龍江、內蒙地區。東北腹地吉林、遼寧僅有關東防衛軍和關東軍直屬部隊駐守。
關東州這地方是日軍侵略東北的橋頭堡、大基地,被日本人統治三十多年、快四十年了,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日本人把這裡當成了日本本土,僅是專供日本人子女上學的小學就建了31所,在校學生總數24598人。除了小學,日本人還在關東州的大連、旅順、普蘭店建了一批初中、高中,甚至還專門建立了一批女子小學、中學、職業技術學校。日本人還真是不客氣,要把這些日本學生徹底培養成地地道道的關東州人,預備著永遠霸佔關東州。
第一二四六章 席捲關東州(續)為本書護法古道柔情加更
與關東州日本人子女就學率高達99。88%相比,關東州內中國人小學有121所,學生46119名;高小16所,學生21028人。就學率僅為20%。全體教職員總數420名,其中日本人佔半數以上。
關東州沒有偽滿軍,因為這裡不屬於偽滿洲國管理。在日本人的心裡,這裡屬於日本本土的一部分,只能駐紮日本軍隊和警察。但是,日本關東廳從1940年1月開始,按照日本的《國家總動員法》,在關東州對14歲以上、55歲以下的男子進行登記,作為後備兵役和勞動力征集的資料,無論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都必須按照法令服兵役。
金福鐵路是由日本人根津嘉一郎發起鋪設的關東州內唯一的私營鐵路,自金州經貔子窩至城子疃,名為金福鐵路,1927年正式開通,全長102公里,1939年5月20日由滿鐵收購。現在每天從金州到城子疃開行一對客車,不定期開行貨車。運載沿線出產的海鹽、油料作物、木材及水果到金州出海或轉南滿鐵路到遼寧腹地。
明永樂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422年,大明王朝為防倭寇從黃海上岸入侵,在復州東部、皮口港以北的碧流河畔修建了歸服堡城。後改為城子疃。到了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兩個侵略者簽訂《朴茨茅斯和約》,戰勝國日本將“關東州”擴至城子疃,以城中心街小橋為界,南屬日本殖民當局管轄,北屬清廷復縣管轄。自從九一八事變後,整個東北地區都被日本侵佔,城子疃自然全部都歸日本人管理了。但是小鬼子既當婊子又立牌坊,還是把城子疃以北劃給偽滿洲國管理。只不過日本人交通理念強。依託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