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淺三郎發完電報回來,給飯田貞固帶來了兩個好訊息,一個是運送第一一四師團的船隊即將抵達,預計天明時就可以在連雲港登陸。另一個是第五師團已經運抵港口,開始登船。預計後天可以抵達青島。
飯田貞固聽後,嘟囔了一句:“只有兩個師團頂什麼用軍部應該給山東再派十個師團”
嘟囔完,飯田貞固和小林淺三郎簡單商議了一下,就給本間雅睛發報,命令他立即下令在北集坡的日軍向泰安撤退,與城內守軍夾擊圍城的八路軍。然後合兵一處,依城固守,待天亮後,在航空兵掩護下,打退八路軍對泰安城的圍攻。
本間雅睛下令鈴木啟正突圍的時候,八路軍已經開始向日軍陣地發起裝甲突擊了。
這個時候,日軍炮兵大隊的山炮都已經失去作用了,距離太近,沒法開炮了。從見習少尉幹起一直幹到少將的鈴木啟正激發了兇性,下令各陣地猛烈反擊,把僅有的幾輛坦克和裝甲車全部用上,與八路軍展開對射,組織挺身隊用炸藥包炸戰車、裝甲車,堅決打退八路軍的進攻。因為八路軍來勢太猛了,竟然欺負皇軍缺乏反坦克武器,開著皇軍生產的戰車、裝甲車突破皇軍陣地,簡直是欺人太甚
其實,鈴木啟正之所以激發兇性,也不說什麼八路軍太欺負人,而是鈴木啟正實戰經驗豐富,知道這個時候想撤都撤不下去,只有全力一搏,遏制住八路軍的攻勢,再想法收攏部隊,,向一個方向突破,說不定還能衝出去呢
至於那些隨軍北撤的魯南兗州、濟寧、曲阜、鄒縣、泗水等縣、區的偽政權政府人員和偽地方武裝、偽警察等,鈴木啟正才不捨得讓他們突圍呢,最起碼也要讓他們替日軍擋擋子彈,到鈴木啟正自己率軍突圍時,再命令他們分散突圍,吸引八路軍注意力。
那些偽職人員早上一大早接到通知隨軍北撤,一個個感激涕零,再苦再累也願意跟著日偽軍跑。因為他們知道,落到八路軍手裡,那是要公開審判的。手上沾染鮮血的下場只有一個,就是死。就算沒有殺過抗日軍民、混口飯吃的,也得去勞動改造,那滋味也不好受。這些傢伙就一心想跟著皇軍逃到泰安去,躲過了八路軍的攻擊勢頭,等皇軍重新收復魯南的時候再回來,依舊過他們的好日子。
這些人比較狡猾,有的人在聽到大汶口槍響的時候就開始溜號了。特別是那些幹警察、幹特務、幹縣長、區長的,本身就是察言觀色、溜鬚拍馬、沒有道德理念之輩,溜的最快。倒是那些偽自衛團、保安隊,還以為自己是軍隊,在皇軍面前不能私自逃跑,那樣子會被皇軍用機槍突突的,因此基本上沒有逃跑的,這個時候跟隨日軍正在朝八路軍的坦克、裝甲車開火。只不過子彈打在坦克上只能擦出一溜火花而已。
鈴木啟正那是一廂情願,假如他能憑藉步兵打退八路軍這麼強大的裝甲集團的突擊的話,那號稱歐洲第三軍事強國的波蘭也不會那麼快就被德、蘇兩國瓜分了。他也是站在臨時指揮所裡說話不腰疼,讓他到一線陣地看看,八路軍那是啥聲勢,那麼多的重機槍、車載機槍在坦克、裝甲車、汽車上噴吐著火舌,日偽軍士兵們能抬起頭不能?
眼見裝甲叢集突入鬼子陣地並對日偽軍進行分割包圍了,劉一民讓高原指揮部隊加快攻擊速度,讓張林風趕緊組織人員架設電臺,聯絡在泰安的王建安,瞭解日軍二十七師團動向。
磁窯之戰,純粹是以強凌弱,日偽軍正在這裡宿營時遇到了八路軍泰安支隊的攻擊,迅速進入陣地反擊,並遏制了八路軍的進攻。如果僅僅是泰安支隊,打到天明,也拿小鬼子沒辦法。用步兵強攻是要屍橫遍野的,這種仗張海濤自然不會打,他只要圍住鬼子、粘住鬼子、不讓鬼子趁夜色掩護逃跑就行了。這不,八路軍從南面殺來,等於是在背後朝小鬼子猛打。因此,戰鬥持續時間不長,日軍就不成建制了,東一塊、西一坨,在苦苦掙扎。
參戰的戰士們都知道,眼前的鬼子就是發起盧溝橋事變的小鬼子,抗戰打了兩年,中國死了那麼多人,都是由這支鬼子部隊挑起的,打起來下手就格外狠。特別是炮兵旅編成的那個火箭炮營,因為是汽車牽引,隨裝甲集團行動,對著磁窯火車站的鬼子陣地就來了一次三炮齊放,一下子就把鬼子陣地給覆蓋了。別說是人了,恐怕連老鼠都給炸光了。特別是那些抱著炸藥包企圖炸坦克的小鬼子,被八路軍打得千瘡百孔的,看上去很慘。
八路軍如果象日軍一樣分散使用坦克,日軍用炸藥包去炸,說不定能收到奇效。現在八路軍用的是裝甲叢集突擊戰法,以速度取勝,鬼子再想抱著炸藥包去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