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人都沒有這想法了。相反,還生怕八路軍把他們給吞併了。要知道,這51軍、57軍可是東北軍現在最大的本錢了。
這個問題很敏感,劉、羅、蔡三人仔細斟酌後,委託蔡中提出,而且會議前已經上報八路軍總部和中央。
八路軍之所以提出統一指揮問題,主要是因為山東戰場山雨欲來風滿樓,日軍一定還會繼續向山東增兵,進行重兵掃蕩。在日軍重兵集團面前,再分什麼國軍、八路軍,搞各自為戰,顯然不合時宜。如果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最起碼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國軍部隊毛病太多,經常會出意想不到的狀況。要是于學忠部離開山東就什麼都不用說,問題是人家不走,而且也是一心打鬼子,雙方不合作都不行。只要雙方合作,就不能再出現象這次提前報捷、吳化文部擅自撤離陣地之類的問題。否則的話,不用打仗了,光是考慮如何處理兩軍關係就是件頭疼事。
蔡中一提統一指揮,會場上的氣氛就有點冷。
在場的都是統兵將領,誰都明白統一指揮的好處,兩軍聯手消滅日軍第十師團主力的戰役又剛剛結束,按理說,八路軍此時提這個建議正是時候。但是,事情就這麼怪,在場的蘇魯戰區長官部的將領們沒有一個發言,都在眼觀鼻、鼻觀心,不知道再想什麼。
這裡面對統一指揮最反感的人是黃埔出身的蘇魯戰區長官部政治部主任周復和蘇魯戰區參謀長王敬軒。尤其是周復,他認為劉一民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想吞併蘇魯戰區,簡直是目無國家法紀。他在觀察,看于學忠會怎麼表態。要是于學忠膽敢同意把部隊指揮權交給劉一民,周復想了,就是血濺當場也要拼死抗爭、堅決制止。
教一旅旅長高原站起來敬禮後說道:“報告於總司令、劉師長、羅政委:山東現在說是敵後,實際上是抗日最前線。日軍在山東的兵力,遠遠大於全國處於戰場的其它省份。為了打破日軍即將到來的重兵集團圍剿,讓山東的老百姓能夠安心種地吃飯,我建議成立山東抗日聯合指揮部,由劉師長、於總司令、羅政委分別擔任正副指揮,統帥山東軍民齊心協力打鬼子。我代表八路軍教導師教一旅健兒向三位總指揮保證,堅決服從命令聽指揮,只要是打鬼子,戰至最後一人在所不惜”
于學忠部的將領們今天晚上已經知道高原是劉一民麾下最精銳的教一旅旅長了,他的建議加表態,等於是逼著于學忠等人就範了。
51軍軍長牟中珩是于學忠的心腹,聽了高原的話,又見劉一民、于學忠都不說話,知道該自己說話了,就開口子道:“劉師長,蘇魯戰區長官部本身就是山東、江蘇兩省我軍的統帥機關,這統一指揮的問題原本就不是問題,只要貴部服從於總司令命令就行。現在大敵當前,團結抗戰是第一位的。但是,人常說吃飯穿衣趁家當,做買賣辦事情都是靠實力說話的,眼下的情勢大家都明白,貴部實力雄厚,遠遠超過我軍,再說讓蘇魯戰區指揮教導師的話就是欺人之談。但是,我們東北軍也不能服從八路軍指揮。那樣子的話,沒法向張副總司令交待,沒法向軍委會交待,弟兄們那裡也不會同意。再說了,我認為這次合作的形式就很好,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獨立,不影響作戰。八路軍有戰役計劃,請劉師長知會於總司令,由於總司令指揮我部執行。蘇魯戰區有戰役計劃,請於總司令知會劉師長,由劉師長命令部隊配合。因此,我認為不需要成立聯合指揮部,按照這次雙方合作的形式辦就行。不知道我這個意見行不行?請劉師長、於總司令考慮。”
牟中珩不愧是當省主席的人,說的意見在現在情況下是比較可行的。
高原和牟中珩各自發表意見後,會議室裡的氣氛才算活躍起來。不過,八路軍的幾個旅長都以為成立聯合指揮部好,于學忠部的軍長、師長都認為還是保持獨立指揮好。
常恩多本來想發言支援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但是他記得郭子化告訴他的話,這個時候不是發言表態的時候,也就不說話了。
于學忠沉吟一會兒,說道:“劉師長,成立聯合司令部的提議就算了。我琢磨著還是既團結又獨立的好。這樣吧,還是這次的辦法,你制定作戰計劃,多考慮、多擔當一點,我們配合作戰。”
聽了于學忠的話,周復、王敬軒、牟中珩、繆徵流等人總算長出了一口氣。現在就看劉一民是啥態度了。
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實際上也沒什麼,山西我軍和第二戰區合作不就是這種形式麼?朱總司令因為是第二戰區副總司令,還受命指揮國民黨部隊呢。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