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部分(2 / 4)

中美外交的轉機,形勢大好”。

胡適這樣說是有道理的,要知道美國此時依然是孤立主義、和平主義佔主流,羅斯福雖然早已明晰日本把美國當作假想敵、德國在歐洲頻繁動作,想擴大美國軍事力量、應對危機,但步履艱難,處處受制。而中國盼望美國加入中日戰局和援助如盼甘霖,不要說讓美國直接加入戰局了,只要能讓美國真正站在中國一邊對日禁運,那作用何止是幾個甲種師的作用呢?只從一個簡單例子就可以看出,1937年美國出售給日本的飛機價值為248。4萬美元,而在實行‘道義禁運’的1938年,美國售給日本的飛機價值卻增加到1745。4萬美元。這說明美國政府號召的道義禁運根本就不起作用。

由於有倪華強有力的宣傳和影響,加上日軍的配合,美國的態度已悄然改變。

日軍的配合主要來自於與日軍與英美在租界問題上發生的衝突。

這小日本就是那德性,陸軍有陸軍的計劃,海軍有海軍的目標。就是陸軍內部也分北進派、南進派。而且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策略最有利於大日本的利益,在這個旗幟下,日軍內部的勢力各行其是。

正常情況下,眼下關東軍正和蘇軍在諾門罕對峙,日軍應該集中力量確保戰役勝利才是。象蘇聯紅軍,那就是全力以赴,各兵種司令都親自到前線視察。日軍不是這樣,關東軍打關東軍的,華北方面軍打華北方面軍的,連華南的日軍也蠢蠢欲動,準備發起新的攻勢作戰。

這也不是說日軍內部就真的亂七八糟了,主要原因還是日軍沒有真正確定戰略方向,還在消滅蔣介石政府、北上進攻蘇聯、南下攻擊英美的三岔路口徘徊。一旦日軍確定明確的戰略方向,那就不會出現顯著這種亂七八糟的情況了。

這種情況體現在對外關係上,也出了大問題。象與英美的關係,親英美派認為日本的戰略資源主要依賴美國,應該把搞好與英美的關係放在對外關係第一位。但是主張建立日滿華新體系的主流意識則認為日本的根本戰略就是要把英美蘇勢力徹底趕出東亞,也只有把英美蘇勢力趕出東亞,才能切斷蔣介石政府的外援通道,促其儘快投降。

正是這種指導思想,導致日軍與英法租界不斷髮生衝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津事件。

這天津,自從八路軍攻佔過之後,日資企業、日資金融體系、日租界都被八路軍打掃的乾乾淨淨。八路軍撤退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到天津一看,眼睛都快滴血了。偽天津市政府的頭面人物基本都被鎮壓了,日偽的資產都被八路軍弄光了,日資企業、僑民的頭面人物基本都被八路軍公審槍斃了,留給寺內壽一的是一群嗷嗷叫的窮光蛋僑民,整個天津經濟倒退二十年。

這還不算,八路軍太狠了,在宣佈收回日租界的同時,竟然公開拍賣日租界的房屋、土地的使用權,把偌大個日租界全部賣給了英租界、法租界和義大利租界的外國人。這樣一來,就算日軍收回了天津,要想再要回日租界的土地、房屋,就得和英法意三國交涉,打不完的外交官司。

寺內壽一回北平後,責成王克敏想法恢復天津的經濟。這王克敏還真有點怪才,輾轉騰挪,明槍暗奪,又是發行公債,又是增加稅種,又是組織獻金納捐,把北平、天津的老百姓好一通搜刮,還真湊了不少資金,又開始扶持建立日偽企業。

日偽要發展天津工商業,為自己臉上貼金,再怎麼搜刮籌措,資金窟窿總是越挖越大。這個時候,日偽把目光盯向了天津的英法意三國租界。因為八路軍攻佔天津時,考慮到國際關係,並沒有進入其它國家租界,等於是這些租界沒有受絲毫影響。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那就是英法租界允許法幣流通而禁止日偽的聯合券流通,而且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有四千五百萬兩白銀儲存在英租界。

義大利租界日軍暫時不動,原因是他們現在和德、意打得火熱,不會輕易自毀長城。法國和英國就沒什麼顧忌了,這兩個國家在歐洲與德、意扯皮,日本人怎麼會對他們客氣。

歷史上天津事件的導火索是日軍認為英法租界庇護抗日分子,現在這個理由成了日偽找錢和收回日租界土地、房產的藉口。英國天津租界工部局不明就裡,以為英日有傳統友誼,根本就不理日軍的茬。結果,日軍在1938年12月25日,開始在英租界設卡建哨所,盤查行人,並動員英租界的其它國家的居民撤到市區來。

對英租界採取行動是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山下奉文下的命令,這傢伙打仗有一套,撈錢更有一套。以前章節介紹他時說過,他在朝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