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部分(1 / 4)

會,寫的都是幹部們愛聽的。這也是幹部戰士把劉一民題詞的筆記本、寫字本珍若生命的原因。

劉一民親自動員、親自送別,幹部們還有啥說的,都是**工作,都是打小鬼子,再哪裡打不是打?幹部們打起揹包,愉快的到皖東警備司令部報到去了。

由於教一旅、新一旅很快就會隨劉一民返回山東,留在皖東北的時間有限,張愛萍要求各部隊務必抓緊訓練,白天訓練佇列和步兵五項技術,晚上進行訴苦和三查,剔除不堅定分子。務必在主力離開前,初步形成戰鬥力。

劉一民檢查後很滿意,說張愛萍把紅軍大學學來的本事全用上了。只要照這條練兵的路子走,要不了多長時間,皖東北警備旅就會成為一等一的主力旅。

張愛萍的資歷比劉一民老的多,但人就是這麼奇怪,可能劉一民本身的胸懷比較寬廣,心裡沒有那麼多的門戶之見,對個部隊的支援都是傾盡全力,張愛萍覺得要是劉一民負責蘇皖地區的話,形勢一定會越來越好。因此,他委婉地向劉一民提出,等少奇同志來後,能否向中央建議,將中原局和山東局合併,成立統一的黨政軍指揮機關,統一指揮山東和蘇皖地區的軍事鬥爭。

劉一民很吃驚,這個張愛萍還真不簡單,看問題總是大處著眼,難怪他以後有那麼大的成就。事實上,解放戰爭時期,華中地區和山東就是統一指揮的。不過這個時候不行,而且這個建議也不適合自己來提。

劉一民笑著說張愛萍考慮的太遠了,這些問題是主席、周副主席、朱老總應該考慮的。

張愛萍不服氣,說是每個黨員幹部都有向中央提合理化建議的權力。只要是對**有利,別人不敢說,他張愛萍敢說,怕什麼啊?

劉一民不接這個話題,轉而和張愛萍探討如何堅持皖東北的問題。

劉一民的說法是皖東北、蘇北不同於華北,這地方戰略縱深小,不適合大規模部隊生存,也只能保有一個旅的部隊。堅守皖東北,政治上現在的條件好了,普遍建立了抗日政權。漢奸、偽軍、地主武裝被清理乾淨後,就可以形成我黨我軍控制的堅強的根據地。現在雖說由盛子瑾的第六專區政權,但要不了多久,盛子瑾就會離開皖東北,國民黨不會讓他一直和八路軍新四軍合作的。盛子瑾走後,不管安徽省政府派誰來主政皖東北都不行,一定要把他趕跑,形成我軍獨控皖東北的局面。

軍事戰術上,一是挖路壕,二是築堤壩,三是小部隊主動出擊。挖路壕就是要把每條大路都變成路壕,讓鬼子的坦克、汽車、裝甲車跑不起來,讓每一條路壕都成為我軍的預設陣地。築堤壩就是要在河道上修築暗堤,可以過木帆船,小鬼子的汽艇、巡邏艇一來,撞上堤壩就倒黴,我軍可以趁機打伏擊。而且暗堤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做好記號,平時看不出來,需要時部隊可以透過堤壩迅速過河。小部隊主動出擊,就是要以小部隊多批次高頻率向日偽軍佔領的鐵道線發起進攻,主力埋伏於後,誘敵追擊,於伏擊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皖東北警備旅是新部隊,需要一個漫長的實戰過程才能成長起來。這種打法可以迅速鍛鍊部隊,培養高昂計程車氣。特別是縣、區武裝和民兵隊,一定要輪流拉上去參戰,哪裡有鬼子就到哪裡去打,打出一支悍不畏死、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主力部隊。

挖路壕不是什麼新鮮戰術,紅軍大學裡講堅持平原敵後游擊戰時專門講過,八路軍在華北平原乾的多了,皖東北警備司令部一下子從教一旅、新一旅引進那麼多幹部,幹這種事情應該是沒有任何困難的。張愛萍對築堤壩感到很新鮮,拉著劉一民,讓工兵直接試驗了一把,這才放心。

張愛萍請示如何處理那些地主武裝。

劉一民的答覆是把他們整編進各地方武裝,進行教育轉化。這些地主武裝的團丁大部分都是貧苦農民子弟,當團丁一是受地主脅迫或欺騙,二是為了混口飯吃。教育好了都是響噹噹的戰士,不能歧視他們。最起碼不能讓他們跑去當偽軍。一個縣光有縣大隊、區中隊還不夠,要建立起我黨領導的獨立營或獨立團,把這些地主武裝納入進去,將來訓練好了可以補充主力戰損。

皖東北抗戰的團結統一局面,到了此時才算初步形成。

第七八三章 群英會

劉一民總算是等來了劉少奇率領的中原局和渡江北上的陳毅、南下的黃克誠。

劉少奇是從確山縣竹溝出發的,他已經看出了搶佔華中的重要性,現在劉一民率部隊打下了這麼好的基礎,中央命令中原局東進,劉少奇黨性原則那麼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