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詳細報告了戰鬥經過,還分析了此戰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在劉一民看來,膠濟路戰役第二階段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是原因有幾點:
一是戰機抓的準,打在日軍主力即將看見武漢城牆和廣州城牆的時候,不懼日軍主力增援。
二是保證戰役發起的突然性。戰前教導師長期隱蔽待機,以開展冷槍冷炮運動掩蔽主力返回山東真相,示敵以弱,讓日軍自上而下產生教導師主力不在山東的錯覺。因此,當主力多路發起攻擊的時候,鬼子容易驚慌失措,指揮適當。
三是戰術運用得當。第一步先使用特種戰術,奔襲安丘,開啟通往坊子、濰城大門。進而直取濰城,端掉日軍第一0八師團司令部,代替日軍指揮調動部隊,打亂了日軍的指揮系統,從而使其一錯再錯。第二步活捉第十二軍司令官尾高龜藏中將,實施釣魚戰術,調動日軍不顧一切增援。第三步實施分段割裂、分批殲敵戰術,利用日軍喜歡鐵路運輸的特點,抓住日軍增援部隊前後距離空襲,將日軍一0八師團二十五旅團分割成一個一個大隊,集中優勢兵力打日軍大隊規模部隊,並輔之以爆破手段,將日軍變成一段一段死蛇,分而殲之。第四步實施空地一體作戰戰術。抓住第三十三師團聞驚狂撤的機會,出動八路軍航空第一大隊所有轟炸機,分成若干編隊,對正沿公路撤退的日軍密集轟炸,一戰見功,徹底摧毀日軍抵抗意志。接著就出動教一旅、騎兵旅,實施騎兵迂迴包抄、裝甲部隊快速追擊,全殲該敵。
四是集中火力、集中裝甲力量。日軍第一0八師團第一9四旅團增援至二十里堡機場後,抓住鬼子集結部隊的時機,動用炮兵旅、教一旅、騎兵旅六個炮團,一輪飽和打擊,就將日軍第一0四旅團打的灰飛煙滅。而後在追擊第三十三師團時,動用在濰城繳獲的第一0八師團一個坦克中隊、一個裝甲車中隊和150輛汽車裝備教一團,出動教一團、教二團兩個機械化團沿公路發起追擊,保證了追擊速度,迫使鬼子無法集結部隊,沒有時間構築堅固陣地,在我機械化部隊強力打擊下,所有頑抗均土崩瓦解。實踐證明,強大的裝甲突擊力量,是我軍以後發展的根本方向。
至於下一階段的戰鬥部署,劉一民凝神考慮半天,感覺今天上午敵情變化有點蹊蹺。第三十三師團到濰城附近突然掉頭而逃,說明日軍已經判明濰城已經落入我軍手中,第一0八師團司令部出了問題。雷鳴報告留守周村、張店的日軍大隊突然棄城西逃,說明該股日軍得到了撤回濟南的命令,而那個時候,從周村出發的日軍第二十五旅團主力剛剛被殲滅。按說,周村的這個日軍大隊只能出城增援而絕不會馬上棄城逃跑。更蹊蹺的是,洪超遠報告,徐州日偽軍、兗州一線日偽軍都蠢蠢欲動,開始向我軍控制地區出擊,而且規模很大。這說明什麼問題?難道日軍看透了我軍作戰部署,想以在魯南發動攻勢牽制我軍,實施圍魏救趙之策麼?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崗部直三郎和第十二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郎有這麼大的本事麼?有這麼大的權利麼?要知道,調動日軍師團、旅團級規模部隊發起戰役,那可不是這兩個小參謀長能夠辦到的。他們可都不是軍事主官。當然,出動部隊救援尾高龜藏是可以的,那是特殊情況,急事急辦,誰也沒法的。
日軍這樣的動作,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寺內壽一回來了
也只有一直在教導師手裡吃敗仗的寺內壽一,才會有如此高的警覺性,才能從尾高龜藏在二十里堡機場被俘虜中嗅出濰城被襲佔的蛛絲馬跡。也只有他敢於立即下令第三十三師團不顧一切東逃。換做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崗部直三郎,頂多只會命令第一0八師團和第三十三師團靠攏。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再聯想到日偽軍在魯南的攻勢,劉一民越發的堅信,問題就出在寺內壽一身上。他才是華北日軍真正的領導,也只有他的命令,日軍各師團才會毫無保留地堅決執行。象崗部直三郎、小林淺三郎這些人,都不具備這樣的威望。看看從抓住尾高龜藏到消滅第三十三師團,小林淺三郎給一0八師團發了多少封電報就知道,這傢伙自己心裡都清楚,他的命令各師團執行時要打折扣,所以他才會一遍一遍地發報催促。要擱是寺內壽一在,那只是一封電報的問題。
奇怪的是,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寺內壽一回到北平的情報,難道是寺內壽一在東京接到報告後遙控指揮不成?
萬事反常即為妖
要真的是寺內壽一這老鬼子在東京遙控指揮,那事情就麻煩了。這老混蛋吃虧吃多了,也變聰明瞭。他恐怕會一眼看透自己的部署,這接下來還能不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