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鹽城和淮安去,在那裡再露下臉,就可以悄悄北返,回山東與主力匯合,時間最長也就是十天左右。
羅榮桓還是堅持去給主席發了個電報,不過這次主席到是很爽快地答應了,因為經過天津突圍,他對劉一民的本事已經有了更深的瞭解,知道劉一民率小部隊偽裝日軍突圍的話,應該沒有問題,何況還有戰鬥力與教一旅不相上下的教二旅在劉一民身邊,安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再說了,自從陝西軍工廠被炸後,暫時不能生產武器彈藥,山東的裝置又無法運回陝西,八路軍太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發展軍工生產了。日軍重兵集團一直追著教導師,什麼事情都幹不成!
主席同意後,劉一民馬上命令李成毅通知王大湖和李凌風、王同生,由教一旅教一營和隨李凌風、王同生行動的特戰中隊、狙擊中隊一起,組成他的警衛部隊,一律換乘戰馬,帶上日軍軍裝,晚上趕往連雲港。
羅榮桓知道劉一民之所以不用汽車而用戰馬,是為了保持更強的機動性。這可是戰亂年代,公路本來就不發達,現在就更不行了,一旦被破壞,汽車沒辦法跑。戰馬就不同了,方便的很。
見劉一民動用的警衛部隊是教導師最精銳的部隊,羅榮桓總算放心了。他知道一營加上特戰中隊和狙擊中隊,戰鬥力絕對夠強,又人人會說日語,就是遇到鬼子被鬼子識破,這支小部隊也一定能夠殺出一條血路,掩護劉一民安全突圍。
安排好後,劉一民和羅榮桓仔細研究了一下日軍的態勢,結合錢壯飛報來的青島地下黨的報告,初步判定日軍多田駿集團五個師團可能會從海路南下,這麼大的兵力,日軍很可能需要幾次才能完成轉運,在連雲港詐敵完全具備條件。同時,鑑於日軍對教導師主力的懼怕,判斷日軍華北方面軍的幾個常設師團應該是透過汽車、馬車運往濟南,然後從濟南乘火車南下徐州。這樣的話,只要日軍在連雲港登陸,教導師主力就可以返回魯東南,隱蔽待機。教二旅、魯西警備旅、魯西南警備旅繞道皖北,從豫東返回魯西南。甚至可以轉至敵後,在江蘇堅持鬥爭。至於騎兵旅,劉一民交待羅榮桓,一旦他們實現和新四軍四支隊會師,完成對新四軍補給任務,就可以迅速回撤,隱蔽在馬陵古道一帶,準備接應他返回山東。
這次劉一民沒有帶老婆孩子,也沒有帶趙小曼和晶晶。一是因為唐星櫻還處在月子裡,不能過分奔波,隨主力行動更安全。二是因為她們都是各自單位的領導,不能脫離部隊。實際上,劉一民內心裡是不想再惹麻煩上身,更不願出現陳瑤光那樣的悲劇。
出發前,劉一民給教八旅旅長趙山、政委趙捷打了電話,詢問了今天徐州一線的情況。
據趙山報告,今天白天我軍只是對徐州外圍實施偵察,安排了小部隊出擊。鬼子方面,可能是懼怕我軍攻佔機場,徐州機場的日機高度警惕,機場上空一直有日軍編隊擔任空中戰鬥執勤任務。
劉一民交待趙山,嚴格執行政委的命令,一旦奉命撤退,一定要趁夜晚撤退,撤的隱蔽、撤的堅決、撤的快速,讓日軍根本就摸不清我軍到底撤向了何方。
太陽落山後,劉一民率警衛部隊出了邳縣,向連雲港馳去。
第四六一章 連雲港(八)
從邳縣到連雲港將近300里路。劉一民一路上每跑五、六十里路就休息一下,養一下馬力,凌晨五點多的時候就趕到了。
一路賓士,人和馬都已非常疲睏,安排完部隊宿營,劉一民倒頭就睡,一直睡到上午十點,才起床洗了把臉。
劉一民住的地方就是果城裡。
這果城裡的建築風格東西合璧,四座相對獨立的四合院的主體都是由不同規則的石塊以恰到好處的比例拼接而成的,特色鮮明,工藝考究。房簷、屋頂透氣的圓窗均由青磚砌成,透出淡淡的江南氣息,而立柱、窗戶及門框皆為西洋格調,有點象上海的石庫門。
劉一民看了半天,覺得這小小的果城裡玲瓏秀氣,很適於一家人居住,可惜自己戎馬倥匆,是沒這種福氣了。
多少吃了口飯,劉一民就開始演戲活動了。先是到海防陣地上拍了視察照片,背景特意佈置成炮兵陣地的樣子,然後又去視察了連雲港火車站和碼頭。最後又拍了與漁老闆們座談的照片。
忙乎完後,就讓隨行的王鵬舉馬上趕寫了《劉一民將軍視察連雲港埠》的新聞稿,以通電形式發了出去。
王鵬舉是四川大學的高材生,下筆猶如蓮花盛開,在新聞稿中描寫了連雲港埠美麗的濱海風光,揭露了日軍對連雲港埠的野蠻破壞。筆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