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部分(2 / 4)

做,最後勢必會把鬼子主力重新引回攻擊武漢的道路上。這絕對不行!最好是讓小鬼子和劉一民他們死掐,同歸於盡最好。但是想了想,戴笠還是忍住了,這麼大的戰果,劉一民不說,自己何必多事?至於日軍主力進攻武漢的問題,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日軍必然來攻,國軍也做好了迎戰準備,那就好好廝殺一次吧!

戴笠想不到,他不說不等於別人不說,很快各大報刊上就有了關於東久爾宮捻彥王之死的幾種說法。

一種是日軍釋出的說法,什麼忠於大東亞聖戰,操勞過度,嘔血而死。天皇親自弔唁、送葬、極盡哀榮等。

一種是沒有經過考證的說法,說的是東久爾宮捻彥王到高溝鎮後,被留守高溝鎮的第十六師團一箇中隊所殺,不但是東久爾宮捻彥王死了,整個第二軍司令部包括警衛部隊無一倖免。這個日軍中隊只所以敢於犯上作亂,刺殺第二軍司令官,是因為這個中隊全體加入了日本反戰同盟,認識到了侵略戰爭的罪惡本質,處於義憤,才鋌而走險,抓住戰機幹掉了第二軍司令部。

還有一種說法就值得深思了,說的是戴笠手下的一支別動隊當時就隱蔽在高溝鎮,日軍圍剿時沒有來得及撤退,抓住戰機幹掉了第二軍司令部。

最不靠譜的說法是東久爾宮捻彥王糟蹋劉一民,說劉一民將軍荒淫無恥,惹惱了這位無敵英雄。他飛簷走壁,孤身一人夜闖敵營,手持一把殺豬刀,在高溝鎮大開殺戒,把東久爾宮捻彥王以下的第二軍司令部所有的鬼子剁了個乾乾淨淨。

說最後一種說法不靠譜,是因為刊登這個說法的報紙本身心裡就沒有底。他們評論說,飛簷走壁只是一種傳說,真實的中國武術絕對沒有這種功夫。再說了,劉一民身為八路軍教導師師長,責任重大,怎麼可能孤身犯險?別說他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就是有也不可能去高溝鎮。

到最後,輿論集中到了兩點,一個是日軍叛亂導致東久爾宮捻彥王被殺,一個是軍統別動隊趁機刺殺。

戴笠本來不想說的,看看事情弄到了這種地步,知道再不說的話就要引火燒身了。因為蔣介石召見了他,誇他乾的不錯,隨手又給他批了20萬元經費。

戴笠對蔣介石忠心耿耿,哪裡敢欺哄他,慌忙把自己的判斷說了出來。蔣介石倒也大度,沒有和戴笠計較,只是說話間掩飾不住心頭的喜悅:“管他是誰殺的,只要殺了就行!”

戴笠一見蔣介石高興,心想委員長都這麼開心,自己何必再有其它想法呢?乾脆配合劉一民演一出好戲得了。

於是,戴笠讓人寫了篇文章,題目是《侵略者的必然下場》。文中,按照戴笠的推論,結合報紙上傳說的說法,把東久爾宮捻彥王的死寫成日軍留守部隊因參加日本反戰同盟,受到教育感化,覺醒後羞愧無比,覺得應該和中國人民一道反抗日本軍閥侵略,就趁第二軍司令部臨時駐紮高溝鎮的機會,發動突襲,一舉殲滅日軍第二軍司令部及其警衛部隊,擊斃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文中還信誓旦旦地說,據可靠情報,這支為抗戰立了功的部隊,目前已經轉移到蘇中,將配合國民**軍第十八集團軍收復揚州,國民政府將派員前往嘉獎。

戴笠的這篇文章一發,喜多誠一自然是看到了,不過也干擾了喜多誠一,因為多了軍統這個擅長暗殺的因素,讓喜多誠一更作難了。要知道戴笠的軍統也不是吃醋的,他們曾經跑到北平去暗殺王克敏,傻一點成功。

不管日軍如何動作,也不管戴笠是怎麼表現的,此刻,導致東久爾宮捻彥王和第二軍司令部完蛋的劉一民,正悄悄隱蔽在駱馬湖畔,等著與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會面。

劉一民離開高溝鎮後,帶著全部日軍裝束的一營和特戰三中隊、狙擊三中隊,一路向駱馬湖奔去。

這個時候,日軍攻擊鋒芒南移,這裡已經成了敵人的後方。劉一民知道一營和特戰三中隊、狙擊三中隊都會說日語,又全部是騎兵,機動速度快,倒也不慮被日軍發現。但是,畢竟做了那麼大的事情,劉一民還是要考慮被日軍發現的後果的。因此一夜疾馳,脫離了日軍第二軍部隊搜尋範圍。

到駱馬湖後,隱蔽好部隊,劉一民給羅榮桓、曾中生、劉建立發去電報,詢問敵情。

羅榮桓通報說主力已經順利返回魯東南和魯南山區,與洪超遠、張海濤也聯絡上了。目前根據地千瘡百孔,日軍指揮偽滿洲國防軍還在不停地掃蕩。急盼師長返回根據地。

曾中生報告說,日軍對膠東的圍攻還在繼續,但攻擊力度大大減弱,現在已經開始轉入圍困。曾中生詢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