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看了一眼劉一民。嘴裡嘟囔著:“師長這嘴太臭,將來我要真生了女兒,非揍他一頓不可!”
參謀處裡的所有人都鬨然大笑。
天明的時候,劉一民終於從地圖前站起了身子,叫來羅榮桓、蔡中和曾中生,把參謀處都生作戰計劃拿出來,幾個人開始認真研究。
按照參謀處的方案,還是要採取襲取天津的辦法,秘密襲取濟南。這個方案沒什麼不行,不過,這次劉一民不想再使用那麼大的兵力了,他考慮,由於濟南守軍不多,日軍在山東只有第三、第四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佔了山東這麼大的地方,光是看守交通線都嫌兵力薄弱。現在這兩個旅團為了掩護主力北上攻取天津,又都採取了積極進攻的態勢,兵力越發地分散。一個主力旅配合特戰隊就可以完成奪取濟南的任務,其他部隊應當置於有利位置,尋機消滅日軍回援濟南的主力。
再者,教導師目前兵力雄厚,這麼大規模的部隊,除了打大仗,也不能經常集中在一起,而是應該按照中央的要求,到山東的農村去,發動群眾,繼續擴大部隊。
因此,劉一民設想,將全師分成幾塊,分別在魯北、魯西、魯西南、魯中南、魯南、膠東半島建立軍區和行政公署,重點在魯中南建立中心根據地。暫時設想,以教一旅和師直部隊到魯中南山區去,以教二旅在魯西地區展開,以教三旅到膠東半島去,以教四旅到魯西南去,以教五旅到魯南去,以教六旅到魯東南去。以教八旅到魯北去。這樣的話,教一旅在魯中南可以隨時支援教五旅魯南根據地和教六旅魯東南根據地,教二旅在魯西可以隨時支援教七旅的冀南根據地和教四旅魯西南根據地,教三旅在膠東半島可以與教八旅的魯北根據地相連。幾支大軍互相配合,苦幹一到兩年,拉起一支50萬人的野戰軍,建立起地方武裝和基層政權,徹底掐斷津浦路,控制全山東。
這樣的話,攻佔濟南的意義就格外重要,必須在濟南附近打一次殲滅戰,最少也要消滅鬼子一個精銳師團,刺激鬼子主力沿津浦路南下。然後各部隊分開建立根據地,要把山東建設成象陝西一樣的擁有一定工、農、商業基礎的根據地。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除教七旅外,全師計劃向魯西開進,其中特戰大隊與教一旅、教三旅、騎兵旅、炮兵旅、重機槍團、工兵團、警衛團組成攻取濟南的野戰集團,由劉一民和羅榮桓率領,直接奔襲濟南。爾後尋殲敵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主力,如時機成熟,再尋殲敵南下奪取濟南的重兵集團之一路。完成任務後,由騎兵旅派出部隊誘敵南下。其餘部隊由蔡中和曾中生率領,在魯西全面展開,將魯西地區的日偽勢力徹底打掃乾淨。待敵重兵集團南下後,再向各預定地區開進,建立根據地。
劉一民的設想當然很鼓舞人,聽的羅榮桓幾個人都是興奮不已。不過,羅榮桓從政治角度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山東的農村,大部分縣都有國民黨政權,還有國軍各部的散兵遊勇,如何處理與他們的關係問題值得認真研究。還有就是根據地建設中的土改問題,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政府的政策是減租減息,而我們在陝西完全搞的是土改,那個時候不是國共合作,好辦。現在再搞土改明顯不行,會引起國民政府的不滿的。
劉一民心裡想,看眼前的架勢,我軍勢力壯大過快,很快就會引起蔣介石的警覺的。只要日本人的攻勢緩一緩,蔣介石必然會提前發動反共高潮。這國共合作必然會象歷史上那樣,打打合合,一直到抗戰結束再一決雌雄。既然是這樣,自己又知道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何必受那麼多侷限呢?要知道,土地改革可是解放人民、壯大我軍實力的最根本措施。只要有了人民的支援,源源不斷的兵源、糧食會支援我軍愈戰愈強,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見劉一民陷入沉思,幾個人都不說話,靜靜地看著他。
劉一民抬起頭,一臉堅毅,一字一句沉聲說道:“土改政策是我軍發展的根本,必須堅持。佔領濟南後,我們立即成立山東省抗日民主政府,以抗日民主政府名義釋出土地法令,按照我黨在陝西的土地法執行。至於國民黨在各縣的政權,我估計,日軍這次重兵集團南下後,基本上會把國民黨在山東的勢力掃除乾淨。餘下的只要堅持抗日,我們就團結他們。至於那些地方武裝,一律予以改編。我想啊,在我們教導師這麼強大的部隊面前,許多人都會很識相的。對那些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傢伙,就不要客氣,一律禮送出境。總之,這山東是我們的,要靠我們去與日軍浴血搏殺了。”
蔡中直接就問:“我現在就可以去起草成立山東省抗日民主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