瑁還是張鋒的表兄?)
十萬人對三萬不到,不論怎麼說這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優勢。
黑壓壓的一片人馬從頭到尾看不見陣形的盡頭,旌旗飄揚,刀槍遮天蔽日,望著自己這一方整齊的幾乎佔據了整個天地之間的龐大隊伍,蔡瑁禁不住雄心勃發起來。
只要打敗了孫家,再促成和北面曹操的聯盟,加上妹妹計劃的實施,整個荊州還不是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麼?
面前看起來不堪一擊的江東軍,在已經神采飛揚的蔡瑁眼中簡直就是紙做的,只要自己口一開,全軍一個衝鋒過去,恐怕就要灰飛煙滅了吧?
蔡瑁領中軍,兩個族弟蔡中、蔡和分別領左軍和右軍,侄子張允領後軍,以防萬一。
“傳令下去,領左、右軍出擊!”
鼓聲大作,中軍裡一字排開的大鼓被赤膊腰粗的大漢擂得如轟雷一般發出沉悶的巨響,十幾個傳令兵騎著馬舉著代表進攻的令旗,嘴裡吹著牛角號,來來回回的在兩翼馳騁。
隨著進兵命令的發出,左右兩軍尤如兩隻蟄伏已久的巨獸,緩緩的動了。
騎軍在前,步軍小跑在後,再就是弓箭手、刀盾兵、長槍兵組成的混合陣營。江夏城雖然在長江之南,但是卻三面環水,合適進兵的地形並不多,如果蔡瑁軍得勢,那麼江東軍除了從東面撤退就是全軍覆滅。
看似已經在顫抖的江軍也沒有坐以待斃,很快由兩支人馬一左一右的分別迎向了蔡中和蔡和,其餘人繼續保持警戒,以防江夏城在這個時候出兵,內外夾擊把江東軍給包了餃子。
領軍的分別是蔣欽和黃蓋。
黃蓋是親歷江東三代,對於孫家是不用說的忠心耿耿,早就矢志報當年孫堅慘死之仇的老將帶著八千餘人猛攻蔡瑁軍左翼,絲毫不把對方兩萬人放在眼中。
蔣欽也不甘示弱,親自一馬當先,率著右翼人馬衝進蔡和部,兩軍如兩波洶湧的浪頭,轟然撞在一起。
江東軍雖勇,卻人數少;而蔡瑁軍雖弱,人數卻多得多,蔡中、蔡和都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能衝鋒陷陣的勇將,於是都於陣後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