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去政聲後(1 / 2)

小說:官路彎彎 作者:拾寒階

戴鵬飛被張廣明不硬不軟的訓了一頓,還說不出半個不字來,因為你一說,又會影響到班子的團結。

張廣明也不給戴鵬飛反擊的機會,便話鋒一轉,說道:“郭文浩同志剛才說得對,咱們這個黨委班子,的確是該嚴格的抓一抓了。作風懶散這個問題,我早就發現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講出來!”

李毅心想,你不是沒有機會,你只是不想提出來。

因為你一提這個問題,就要得罪人,而你現在最需要的是拉攏人心,而不是得罪人。

張廣明瞪著兩隻大眼珠子,掃了一眼眾人,拿出政府一把手的氣魄來,將右手凌空一揮,說道:“庸政、懶政這種現象,不只在咱們班子裡有,在下面機關裡也有!佔著位子不幹事,拿著工資不出力;不貪不佔,啥也不幹;平時做敲鐘和尚,遇事當甩手掌櫃……你們別笑啊!這種現象,普遍得很!別以為我不知道!”

戴鵬飛道:“廣明,這是另一個議題了,咱們是不是跑題了?要整頓作風,日後找個時間,專門討論就行了。今天還是把四海撤資的事情給解決了吧!這才是當務之急。”

張廣明伸出手,在桌面上重重敲擊幾下,語重心長的說道:“同志們哪,作風問題,就是四海撤資問題!這是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問題!不解決好庸懶作風問題,不只留不住四海集團,只怕還有其它投資商,也要離開了!”

戴鵬飛吧唧一下嘴巴,似乎想說什麼,但又咽了回去。掏出煙來,放一支在嘴裡,聽張廣明說下去。

張廣明道:“有部分領導幹部。平平安安佔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形如政府擺設。狀如公堂木偶。治理庸政懶政,既是作風問題,關係廣大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更是幹事問題,關乎各項舉措的落地生根。這個問題不解決,什麼招商引資,什麼發展經濟,都是扯談!”

李毅暗喝了一聲彩,心想張廣明終於拿出手段來了!

看來四海集團這一鬧。鬧出成果來了,把這個一向小心謹慎的張廣明,也逼出火氣來了!

在面對四海集團撤資的巨大壓力之下,張廣明終於不再軟軟沓沓了,他強硬起來了,而且一出手,就碰觸到了機關幹部最慘痛之處。

“好!”李毅鼓掌支援。

張廣明正好抬起手,張開嘴,正要說什麼,聽到李毅叫好。便被打斷了思緒,一時忘了詞,這個、那個了一會。說道:“李毅同志,你講幾句。”

李毅道:“為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元好問的這兩句詩,千古之下讀來,仍然如雷貫耳,振聾發聵。我們的黨員幹部,皆應以此為鑑。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涵養好的精神面貌。為官才能走正道,幹事才會出實績。我贊同廣明省長的意見。治省先治吏!”

張廣明道:“說得好,治省先治吏!一些政府官員。抱著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甚至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態度,敷衍了事。這種行為,在中央大力打擊*以來,尤其明顯!怎麼?你不伸手要錢,就不會辦事了嗎?這種作風,是要不得的,這是我們深化改革、發展經濟的攔路虎!必須根除!”

李毅再次鼓掌,叫了一聲:“好!”

張廣明好不容易拾起來的思路,再次被李毅的叫好聲給打斷了。

他的右手停在半空中,偏著頭,想了一會兒,說道:“李毅同志,你講兩句。”

李毅道:“人去政聲後,民意閒談中。古有蘇堤、今有焦桐傳佳話,給我們為政者,作出了好榜樣啊。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築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如今已成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蘇堤春曉,足見人們對蘇公的感謝與緬懷。蘭.考城.關鄉韓.陵村,有棵泡桐樹,是焦.裕.祿防風治沙時親手種下的,被蘭.考人民親切地稱為焦桐,成為實幹為民的隱喻和象徵。無論是蘇堤還是焦桐,能夠經歷風雨的,無不是那響噹噹、硬邦邦的實在業績和穿透人心、撼動心靈的實幹作風。”

這下輪到張廣明為李毅叫好了,他鼓了一下掌,叫道:“說得好。李毅同志剛才講的,正是我要說的。同志們,我強調一句話:精神懈怠,不願擔責,不敢作為,他就不配當領導!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省域經濟,我們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都要走在前頭、幹在實處,以改革家的勇氣、實幹家的擔當引領群眾跟著來、一起幹。如此,何愁成就不了科學發展富民興省的新奇蹟?”

李毅和張廣明兩個人,你一唱,我一和,從來沒有打過這麼默契的配合。

說完之後,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