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李市長,上次處理南區小學塌樓一事,不是去了市臺的記者嗎?”
李毅嗯了一聲:“怎麼了?”
樑棟道:“這段新聞,昨天晚上播出來了。”
李毅道:“呵呵,我沒上鏡吧?”
樑棟道:“你是沒上鏡,但比上鏡更叫人激動!”
李毅道:“這是為什麼?”
樑棟道:“因為整個新聞,都是在替你歌功頌德。採集到的片段,也都是給你說好話的。”
李毅道:“哦,這些記者哪!我都說過不接受採訪了,他們還是不肯放過我。”
樑棟道:“主要是因為你處理事情及時,解決得又很妥當,大家自然想稱讚你。”
李毅道:“那跟陳書記又有何關係呢?”
樑棟道:“我聽到家長們說了幾句話,扯到了陳書記。家長們或者只是無心之言,但陳書記聽了,會不會有別的想法,這就很難說了。”
李毅道:“家長們說了什麼話?值得你這麼緊張?”
樑棟道:“有一個家長說,李市長這事處理得好,要是換成其它人,就不一定能妥善解決了,就算是市委書記來了,只怕也沒有李市長這麼有面子,能讓一家跨國五星級酒店騰出地方來給孩子們當教室。”
李毅聽了,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不悅的。並不是那個家長所說的話,家長們有什麼就說什麼,也許連市委書記姓甚名誰。他們也並不知曉,只不過一時發感慨。隨口就說了出來。
可是,影視的錄影者們,剪輯者們,審播者們,難道他們就沒有聽出這話不對勁嗎?
樑棟能這麼想,那其它同志看了這則新聞,也肯定會這麼想!
陳伯年有沒有看到這則新聞呢?
李毅心想,這是肯定的。就算陳書記本人沒看,他身邊的人也會看到,也會像樑棟來找自己一樣去找陳書記上眼藥。
樑棟道:“還有幾句話,也牽扯到了陳書記和市委其它領導。”
李毅擺了擺手,說道:“不必說了,這種事情,我想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家長們當時只不過是有感而發,並沒有其它深意。”
樑棟道:“李市長,就因為是有感而發,才更真實。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哪!”
李毅道:“樑棟同志,你發現問題,能及時來找我彙報。我很感謝你。不過,我們並沒有任何證據,能說明陳書記看到這則新聞後才生氣。也許,陳書記的胸襟,不是咱們能理解的呢?”
樑棟道:“那是,那是。”
李毅道:“另外,廣電媒體的出版審批制度,是不是應該再完善一點?再嚴格一點?一個影視作品播放出來,就會被千百萬人看到。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力。對影視作品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話。都應該慎重審批。”
樑棟道:“李市長,我看。你應該抽空視察一下廣電系統的工作。”
李毅道:“我沒那個空!你知會一下分管文教衛工作的劉衛林同志,請他抓一抓廣電作品的審批。”
樑棟道:“好,劉副市長正好在呢,我這就去找一下他。”
說著,他便起身告辭。
李毅摸著下巴,心裡翻來覆去,想的都是剛才樑棟的話。
當著樑棟,李毅儘量裝作沒事人一般,但在他心裡,早就翻江倒海了。
千萬別小看這些小事!
大事往往不要緊,而小事卻最能得罪人!
李毅想在西南市大展拳腳,就必須得到陳伯年的支援,而陳伯年對李毅也給予了極高的信任和支援。
陳伯年之所以支援李毅,是有原因的。
據李毅猜測,一是因為陳伯年本人快要退休,無所謂再跟李毅爭權奪利,二是因為李毅新來,既是新人,又是年輕人,要玩心眼,肯定不是他老陳的對手,他支援李毅,反倒可以落下一個扶持新人的美名。
最重要的一點,是李毅真正想幹實事,想做大事!
而這些事情,恰恰都是陳伯年想做卻沒能做成功的。
借李毅之手,達成自己的心願,這也是一種能力。將來,上級在肯定西南市做出的成績時,肯定也會記他陳伯年一功。
也許,陳伯年還能因此得到特殊的待遇,甚至是再升一級,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毅搶著出風頭,還借家長之口,貶低市委書記的才能,當眾辱罵陳伯年沒能力,不作為!
陳伯年聽了,能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