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那裡,方丈便找孟濤,詰責了兩回。
孟濤不勝其煩,便起了殺害張星的念頭。
今天早上,張星送菜來,又問孟濤要錢,孟濤說沒有,張星便威脅他,說要把他通姦的事情捅出去,讓方丈開除他。
孟濤背了人命案,逃亡多時,好不容易才尋了這麼一個安身立命的好所在,豈容張星破壞?於是決意殺害張星。
張星是個酒鬼,哪裡是孟濤這凶煞的對手?被孟濤用繩子勒住脖子,幾下就死了
孟濤殺了張星,不動聲色,將屍體隱藏在後院的草叢裡,想等到晚上夜深人靜時,再行掩埋。然後再和張星妻子串通好,只說張星出去做生意了,那時便可人不知鬼不覺,躲得幾年,再做理論。
人算不如天算,孟濤算得再精明,也敵不過老天爺的安排。
可巧李毅夜過遇佛寺,宋佳聞到鐘聲,想過來遊寺。
而李毅和方丈談到寺廟的歷史,又到後院去看碑,又碰上不安分的妙可,喜歡四處亂走亂逛,無意間走到藏屍體的草叢裡,看到了那具屍體。
這麼多的偶然因素,組合在一起,就讓孟濤的罪行。必然昭示天下!
李毅審問明白,當即將相關罪犯,交給孟吉公安帶回去收押。
方丈向李毅道謝。說道:“李省長大駕光臨,又幫我寺除了這麼大一個禍害。你真是我寺裡的福星啊!”
李毅道:“方丈,這就是佛法裡所說的緣分吧!”
方丈道:“我寺既然和李省長有緣,那就請李省長在我寺住一個晚上,可好?”
李毅還沒有回答,宋佳和妙可,已經連連搖頭。
妙可說道:“不行,不行,大和尚。你們這寺裡,死過人了,我害怕呢!我才不敢在這裡睡。”
宋佳道:“如果沒出這人命案,我倒很想在這裡住上一個晚上,老方丈,你的盛情,我們只能心領了。”
方丈也不再挽留,轉身進去,不一時,捧了一個長方形的盒子出來。雙手恭敬的捧著,敬獻給李毅。
李毅以為他是送些茶葉給自己,便道:“方丈。這想必是你珍藏的好茶葉吧?”
方丈道:“李省長對我寺,有大恩,我無以為報,只有將這方古玩,敬獻給李省長。”
李毅道:“古玩?”
伸出接過來,感覺很重,開啟來一看,裡面卻是一方石硯。
“硯臺?”李毅笑道:“方丈,這?”
方丈道:“李省長。這方硯頭,在寺裡很久了。相傳是大明朝開國雄主所賜,寶物贈英雄。這方寶硯,贈給李省長,再合適不過了。”
李毅蓋上硯盒,遞還給方丈:“這麼貴重的東西,我不能要。方丈,你還是留著當鎮寺之寶吧。”
方丈道:“我寺早已沒落,這方寶物,就算留在寺裡,只怕遲早有一天,也會被強盜偷走,那時淪落風塵之中,豈不是埋沒了這寶物?還不如送給有識之士,或許可以儲存好它呢!李省長名高權重,配此寶物,可謂相得益彰了。”
李毅推辭再三,方丈卻再四相贈。
李毅沒有辦法,只得命錢多收下,便起身告辭。
方丈命開中門,送李毅等人出門。
李毅對劉名硯等人說道:“你們回去了吧,這邊過去,就是海江市界了。”
劉名硯等人堅持送李毅進了市區,這才打道回府。
宋佳笑道:“李省長,你得了那老方丈這麼好一個古硯,你就不想給他點什麼好處嗎?”
李毅道:“給他什麼好處?”
宋佳道:“我看那和尚,也是個世俗之人,把鎮寺之寶都給了你,分明就是想巴結你,我看,他是想讓你照顧一下他呢!”
李毅道:“他一個和尚,我能怎麼照顧他?”
宋佳道:“那可難說得很呢!你好歹是個副省長,隨便關照他一下,遇佛寺也就發達了。”
李毅笑道:“如果有機會,當然可以關照。這也是弘揚佛法,導人向善嘛。”
回到住處,李毅洗澡畢,躺在床上,卻是輾轉難眠。
今天的遭遇,紛至沓來,湧上李毅腦海。
李毅忽然想到道德經裡面的一段話:“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漢代的蕭何,最終採用了黃老“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