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吃。”
李毅道:“燒烤很容易汙染環境,到了那邊,還怕沒有地道的農家菜吃嗎?”
錢多點頭道:“那就去那邊吃農家菜吧。上次和毅少下鄉,在一個老鄉家買了只雞,那口味,我現在還在回想呢!”
梁鳳平道:“現在城市裡,連蔬菜都沒有鄉下的甜。”
宋佳笑道:“現在都時興搞大棚菜,味道的確要差得遠了。不只是蔬菜,就連水果也沒以前的好吃了。”
眾人說笑著,驅車上路,開往孟吉。
孟吉縣是海江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離海江市並不遠,驅車過去,也就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海江是一個鐘靈毓秀之地,而孟吉更是優勝。
這裡,集中了海江市最美的山水,一眼望去,山色空濛,林木鬱鬱蔥蔥,景色宜人。
正是秋茶上市時節,道路上,來往的車輛,有很多就是到孟吉來進茶的貨車。
“毅少,是去縣城玩?還是到鄉下去玩?”錢多問了一聲。
“先去縣城逛一圈。”李毅吩咐。
李毅這是頭一次來孟吉,叫錢多開慢一點,他好觀賞兩邊的景色。
梁鳳平道:“比起其它縣城來,孟吉是最不發達的一個地方了。”
李毅道:“因為周邊幾個縣裡,孟吉離市區是最遠的了。開車都要半個小時。其它的縣到市裡,只需要十幾分鍾車程,要快上一倍呢。所以,孟吉的發展,就因此遇到了瓶頸。”
梁鳳平道:“是啊,地理不方便,這是孟吉難以大發展的關鍵。”
李毅道:“如果海江市的整個大河西,得到了大發展,幾十年之後,或許有可能輻射到孟吉這邊來。”
梁鳳平道:“城市化的程序,也是很難預料的。海江市近二十年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人口總數增長極快。也許,再過二十年,城鎮化程序更加完善,城市擴容,那時的孟吉,就能成為重要的發展之地。”
李毅緩緩搖頭:“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城市裡有城市裡的方便,但也有其侷限性。現在很多老年人,就是改革開放初期出來闖蕩的那批農村人,現在上了年紀,還是選擇回鄉養老送終,就算是在外面買了房子的,臨到老了,還是想落葉歸根。”
梁鳳平道:“農村人進城,最大的阻礙,在於後繼乏力。很多年輕人,進城闖蕩,賺了一點錢,就想在城市置業,但等置業之後,人已老,卻發現自己賺不到更多的錢來養老了。而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農村肯定要高出不少。於是,他們只能選擇賣掉房子,回老家去生活。”
李毅道:“城鎮化率,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的變化,隨著時代的變遷,會有所不同。孟吉將來的發展,很難說啊!”
梁鳳平道:“省裡是怎麼規劃這一片的?”
李毅道:“張省長的意思是,要用五年時間,將這裡擴建成一個數十萬人口的大縣。”
梁鳳平道:“如果是海江市裡的其它縣,那是有可能的,現在有的縣,人口都達到了八十萬。”
李毅道:“但好是緊挨著市區的縣,已經併入了市區的整個規劃。而現在的孟吉,還只有十幾萬人口呢!一下子要翻倍的增長,難度不少。”
梁鳳平道:“其實,可以將孟吉打造成另一種經濟體。並不一定要按城鎮化的思路來開發這裡。”
李毅道:“我也是這麼想的,孟吉的主要產業,就是農副產品。像茶葉就是極有特色的產業,這裡的山山水水,很適合種植茶葉。”
梁鳳平道:“經濟又不歸你管,說再多也是空的。”
李毅自嘲的一笑:“我就是瞎操心!”
縣城不大,幾條主街,很快就逛完了。
“這裡真不像是海江市的一個縣城。”李毅搖頭道:“和內地的其它縣級城市,沒有明顯區別嘛!錢多,出城走走吧。”
錢多答應一聲,說道:“毅少,我剛才看到,有很多車子,都往西邊的路出城去,又見很多人在路邊發宣傳單,說不定那邊有什麼活動呢,要不,咱們也去瞧瞧?”
李毅道:“那就去湊湊熱鬧吧。”
從西城出來,這邊的車流量,明顯比其它地方要大,街道兩邊,又站了很多穿同樣衣服的人,正在給過往的行人車輛放傳單。
李毅搖下窗戶,接過一張傳單來,看了一眼,笑道:“巧了,孟吉縣的古茶鎮,正在舉辦茶文化博覽會,我們正好趕去觀看。”
“茶文化博覽會?”梁鳳平笑道:“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