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偉的秘書,已經在裡面忙碌,已經幫忙切好了菜,就等著劉光偉下鍋煮。
宋佳進到廚房,見劉光偉繫著圍裙,頗像個家庭煮夫的模樣,便笑道:“劉市長,一看你平時就是個賢夫。”
劉光偉老臉微紅,說道:“宋總,吳書記,李省長,你們大家都到外面坐吧,我很快就做好。”
吳澤遠笑道:“那咱們就到外面坐吧,等著品嚐光偉同志的手藝。”
眾人便來到外面廳裡,分賓主落座。
吳澤遠道:“宋總,你和李毅同志打過交道,在益州投資過不少資金吧?”
宋佳道:“投資不多,但每項投資的收益,卻是不少。”
吳澤遠道:“我市的經濟基礎,比起益州來,那要高上幾個檔次。如果四海在我市投資,收益肯定會更高。”
宋佳道:“我聽了李省長的介紹之後,決定來看看,但我就是擔心,這麼大的投資額,很難收回成本。”
吳澤遠道:“宋總,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河西新城的開發和建設,我們政府方面,已經投入很多資金,那一片,全是商品房和商鋪,只要建好之後,馬上就可以得到收益。我們政府方面的支援力度,也是極大的,不等開盤,政府就會配合你們進行宣傳。”
宋佳道:“河西新城那一片,我去看過,感覺周邊的環境,並不是太好。公交車經過的只有一路車。離市中心商業圈,又有太遠的距離,房子建好之後,也難賣出去哩。”
吳澤遠道:“宋總,我們市政府正在大力發展河西新建,今後十年的規劃,都已經做好了,將以河西做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政策、資金,都將往那邊進行偏移。五年之內,河新西城,將成為另一個繁華商業圈,並以此為輻射,帶動整個河西經濟的增長。”
宋佳道:“如果吳書記的話能實現,河西新城的房價,五年之內能漲多少?”
吳澤遠道:“翻倍是不成問題的。”
宋佳笑道:“果真能翻倍,那這筆投資就划算了。既然如此,你們市裡,為什麼要把這大一個專案承包出去?”
吳澤遠道:“當然划算,太划算了。咱們市裡要不是因為資金問題,也不會把這麼好的專案承包出去。”
宋佳道:“河西新城的投入還不算太大,最大的投入,是舊城區的改造。那一片,我們四海如果投資,能有什麼收益?”
吳澤遠道:“整個舊城區,將建設成特色旅遊區,集遊玩、購物於一體,與河西新城,遙相呼應,成為本市最三大商業中心區域。”
宋佳道:“吳書記描繪出來的前景,都是十分誘人的。不過,具體能不能達成目標,這還是未知數呢。”
吳澤遠道:“政府下了決心,哪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要資金到位,半年時間就能完成整體建設,明年就能收錢。而且,主街的門面已經建好並租出去了,宋總只要一簽約,馬上就能分錢了。”
宋佳道:“吳書記,我想請問一下,我們四海投入上千億的資金,在這幾個專案中,將佔有多少股份?”
吳澤遠道:“四海集團和我們市政府,將以對開的方式佔股,平分紅利。”
宋佳看了李毅一眼,微微搖頭,說道:“這卻不好。”
吳澤遠道:“各佔一半,這不是很公平嗎?”
宋佳道:“各佔一半,就沒有主次大小之分了。將來出現分歧,誰聽誰的呢?”
吳澤遠道:“這?”看向李毅。
李毅一直沒有開口,這時說道:“吳書記,我覺得宋總說得很對。”
吳澤遠道:“那宋總的意思是?”
宋佳道:“我們四海要入股的話,那至少要佔到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李毅笑道:“我以為,這是很合理的要求。”
吳澤遠有些猶豫,四海如果佔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那在以後的決策中,就要以四海為主。
李毅道:“吳書記,政府和管理,分開比較好。在房產和企業管理方面,四海集團是專業的,而政府是業餘的。把管理權放給企業,政府只管收錢,更有利於雙方的合作,也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吳澤遠道:“嗯,這也是事實。”
宋佳道:“吳書記,李省長是瞭解我的人,他剛才提出來的要求,也正是我的要求。所有投資的專案,都必須由四海做決策。政府方面,不得干預。這一條要求如果達不到,那一切都免談了。”
吳澤遠很為難,這些專案,本就是政府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