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首長,您好!”李毅恭敬的喊了一聲。
“李毅來了。”江兆南頭也不抬,手握毛筆,運腕如飛。
李毅走過去,站在一邊,看江兆南寫的字。
桌面上鋪開一張六尺的灑金仿古色宣紙,筆是京楂鬥筆。
但見筆走龍蛇,酣墨淋漓,八面出鋒,筆勢如虹,筆筆有來歷,字字有講究。
江兆南寫的是主席的詞《沁園春?雪》。
已經寫到了詞的後一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汗的最後一豎拖得很長,隻字安排得很小,人字遒勁,物字險峭,最後四個字,一筆呵成,連貫成勢。
寫完之後,江兆南題款、印章。
“好字!”李毅由衷的讚道:“我雖然不懂書法,但看首長的筆法和用墨,有如在欣賞一首好曲子,節奏儼然,韻律得當,這就是高手的境界吧!”
江兆南呵呵笑道:“你還說不懂書法,我看你很懂嘛!怎麼樣?還滿意嗎?”
李毅道:“首長的意思是?”
江兆南道:“這幅字,就送給你了。”
“送給我的?”李毅驚喜莫名,說道:“首長,這是寫給我的?這禮也太重了。”
江兆南道:“我又不是什麼名家,這字不值錢,就是寫著玩玩的,你要是喜歡,就拿回去吧!”
李毅道:“江首長,您這字,可比那些書法名家的要值錢多了。現在的書法家,得經過歷史的檢驗,大浪淘沙,幾百年之後,才能顯出誰有價值,誰只是沽名釣譽。但您的字,肯定是會流傳百世的。”
“哈哈!”江兆南道:“我以前覺得你很誠實,從來不講大話,今天一見。你還是很會拍馬屁的嘛!”
李毅道:“江首長,我剛才說的也都是大實話。政治大家的作品,或許不會很值錢,但到了後世,卻是很重要的文史研究資料,墨跡就尤其寶貴了。”
江兆南道:“你啊,是個雄辯的高才!”
書法作品攤在桌面上,等墨幹了,李毅才捲起來。
“江首長,您從小就練過書法吧?”李毅問。
江兆南道:“練過。小時候上學。沒有鋼筆和鉛筆,只有毛筆可以用。有些家裡窮的孩子,買不起毛筆,就折一根柳條當筆,柳枝很柔軟。蘸上墨,一樣可以寫出字來,只是少了點劃撇捺的細節變化。”
“現在的孩子們就要幸福得多了。”李毅笑道:“現在國家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最起碼,都有學可上,有文具可用。”
江兆南道:“但在某些偏遠地區,有些孩子的學習條件。還是異常艱苦的。除了課本之外,沒有其它課外讀物,就連一支鉛筆,也很難買到。李毅啊,你在教育部工作,對此。有什麼想法?”
李毅道:“咱們應該儘快實現全國範圍內的教育公平,消除貧困地區的教育死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和考試機會。”
江兆南道:“那麼,我有一項工作交給你去做。你一定要做好了!”
李毅神情一肅,說道:“請江首長指示。”
江兆南道:“我要你主導一個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就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情況,對全國範圍內的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省域全覆蓋專項督導!”
李毅認真的聽著,心裡仔細的琢磨,好半天才弄懂江首長這話的含義。
“是,首長。”李毅答應一聲。
江兆南的語氣,沉重起來:“此次督導的重點是檢查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在保障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師生基本教學和基本生活方面情況。”
李毅道:“這麼多的省市區,我們可以派十五個左右的督查小組出去,這樣每個小組,只需要督查兩個省市區,可以加快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江兆南道:“一個定深入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貧困地區核實d級危房、課桌椅、寄宿學生床位、飲用水、食堂就餐面積、廁所蹲位、門窗、取暖條件、安全隱患、營養午餐、特困地區教師生活補助、數字教育資源收播裝置、公用經費撥付、課程開齊率等14項指標是否達到基本辦學標準。”
李毅連忙掏出隨身攜帶的工作日本記,快速的在上面記錄。
這種速記方法,還是黃裳教給他的。
外人看起來,像是在鬼畫符,但記錄的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
江兆南道:“至於